《山海經》其實只是壹本龐雜的古書,裏面有各種各樣的知識,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五藏經》,是壹部東、南、西、北、中五大山系的地理著作。這部分只是奇形怪狀的鳥獸,山川中難以考證。另壹部分是國內經典,海外經典,野地經典。這部分是歷史作品,有圖文引用,但形象部分已經失傳,還有很多神話傳說,所以被誤認為荒誕。自古以來對其性質眾說紛紜,書目分類也不統壹,分為地理、數學、法家、五行、鬼神、小說、古史等。但就《山海經》的性質及其成書而言,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關於《山海經》被稱為“古代巫書”的論斷是堅定的。《山海經》的確是壹本古老的巫書,是壹代又壹代巫師通過口口相傳積累下來的。但早期的巫史並沒有割裂開來,包羅萬象的記載,使得書中的內容經過幾代人的潤色和擴充,越來越復雜。
這部百科全書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宗教、生物、醫學、帝王世系和重大科技發明,對後世的影響不言而喻。
第壹,科學研究的價值
《山海經》的原始資料是後人整理記錄下來的巫師們流傳下來的知識。戰國時期,有人把這些相似而混亂的材料編成文字。到了漢代,經過增刪潤色,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典。
1,自然科學
《五藏經》、《四海外經》、《四內地經》記載了中國和海外各國土地上的山川地理、珍奇的動物、植物和礦物,以及海中神奇的事物,如昆侖的景象、建築木材的形式、巴蜀和貳負的情況等。山脈、水域、國家、民族、動物、植物、礦物、藥物等。這本書裏記錄的不僅不同,而且是共同的。但無論是尋常還是平常,都是古代歷史、地理、風俗的壹個方面,為後來的地理、水利、天文等科學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信息和數據。
2.社會科學
《山海經》中有關於儀式和祭祀的記載,有祭祀的器皿,有神靈的形狀、職能和權力,有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世系,有帝王,有器物的發明創造,涵蓋了許多古文化、歷史、民俗等知識。比如帝君的後代番禺發明了船,紀廣發明了車,顏龍發明了七弦琴,這兩個人都是最早的偽造者。炎帝後人發明了鼓拓鐘,制作音樂等。雖然沒有考證,但也為謠言提供了參考。而且《山海經》還為人們了解自然知識中的社會生活和壹些充滿巫術祈禱的古代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使我們得以壹窺祖先的生活,觸摸到那遙遠的千年後的時空。
二,文獻的參考價值
歷史上,明朝胡應麟在《四大正誤》中說:“山海經是古語之祖。”就當是神怪之類的書吧。清朝官方在駁斥了各派的意見和分類後,對《四庫全書總目》進行了修訂,認為《考證命名》應為“最古老的小說”,視為小說類書籍。清末,張之洞在書目問答中將《山海經》列為古史,視為史書。不管是哪三類,《山海經》的文學價值是肯定的,這是不可否認的。超越其廣泛而豐富的內容。奇特而高超的想象力為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和推崇,因此它不僅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對象,也是讀者了解神話傳說、體驗祖先天真無邪的想象力和文學創造力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