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在美國波斯頓的壹家醫院中進行了首例腎移植。
當時壹位年輕孕婦患有嚴重的子宮感染,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10天來陷於無尿和昏迷狀態。為了挽救這位年輕婦女的生命,該院內科主任Thron決定對病人進行腎手術移植。
他們采取屍體腎移植,手術後移植腎立即排尿液,由於這次腎移植給器官移植治療學做出了初次的貢獻,從此腎移植術進入了新的階段。1954年美國醫學家麥立爾對壹位家庭婦女作了壹次同亂孿生姐妹的腎移植,取得了完全成功,成為目前世界上腎移植者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二、心肺腎臟移植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最早的肺移植是由美國密西西比醫科中心大學的哈迪大夫做的。
他在1963年給壹個判了刑的58歲的殺人犯施行了左肺移植手術,移植的肺臟來源於壹個死於心臟病的人身上。手術後活了18年,到1981年因別的器官衰弱而死亡。
心臟移植成功得最晚,也最艱難。1964年,哈迪曾用黑猩猩的心臟給人移植,未能成功。
1967年12月3日,南非外科醫生巴納德為壹個58歲的名叫華施坎斯基的人首次進行心臟移植,提供心臟的是壹個因腦部受傷剛死去的25歲的婦女。移植手術後,僅存活了18天。
1968年5月,英國外科醫生羅斯為壹名叫威斯特的45歲的男人做了心臟移植手術,術後壹段時間病人像健康人壹樣,但只活了46天。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的沙姆威等醫生,從1968年~1981年,***為206位垂危病人施行了227次心臟移植手術?其中有些人接受了兩次手術?。
術後生存壹年以上的占63%,生存5年以上的占39%。
三、器官移植經歷了什麽樣的歷史過程器官移植這個想法,其實在人類歷 史上早有起源,不過因為其性質的特殊 性,到器官移植的真正實現,還是經歷了 壹段十分漫長且曲折的過程。
1。 幻想階段 我國和古希臘很早就有器官移植的 傳說。
我國的名醫扁鵲就曾經給兩個病 人進行了心臟移植,而且非常成功。 雖 然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在1987年的 國際器官移植大會上,就以扁鵲像作為 會徽,以此來紀念這位名醫。
2。 實驗研究階段 (1) 19世紀時,有人開始對遊離的 皮膚、軟骨、腎上腺和甲狀腺等組織和器 官進行移植,但是移植時並不吻合血管, 這也是器官移植首先需要跨過的障礙。
(2) 1912年,有人用縫合法進行了 整個器官移植的動物實驗,移植器官包 括心臟、腎、脾、卵巢及內分泌腺等。這 些進行了器官移植的動物最多存活了 21天。
(3) 1936年某俄國科學家為壹位尿 毒癥患者進行了腎臟移植,但術後兩天 病人就死亡。 此後10多年,進行此類實 驗的病人都存活時間不長,原因在於人 們對人體免疫排斥反應缺乏了解,這也 是器官移植需要跨越的壹大障礙。
3。 進入臨床階段 1954年,美國醫生在同卵孿生的姐 妹間進行了腎移植,並取得成功,人們開 始認識到避免或減弱免疫排斥反應是器 官成功移植的關鍵。
然後經過了不斷的 研究和實驗發現,在進行器官移植後,使 用全身性免疫抑制劑抑制排斥反應,可 以延長移植器官的存活期。 4。
臨床發展階段 人們經過不斷地探索,總算研發出 了壹系列免疫抑制劑,使器官移植成功 率不斷提高。目前,人體的絕大多數器 官都可以移植,而且存活時間長達10年 以上,且功能良好。
四、腎移植的禁忌證有哪些由於移植技術的不斷提高,有效免疫抑制藥物的應用及移植學(transplantology)的興起,器官移植進展迅速。
腎臟移植歷史 最長,經驗最多,可作為開展各種器官移植的借鑒。當然,為了有效地利用移植腎臟,而獲得最長的移植腎壽命,移植受者的壽命應當長於移植腎的平均半衰期。
這樣必要將 有惡性腫瘤及慢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於腎移植候選。因為免疫抑制 能加速腫瘤生長,實際上能減少患者壽命。
有活動性感染的患者,只能在感染得到控制及消失後再考慮腎移植。目前,有下列疾病時仍應視為腎移植的禁忌證,如散在的惡性腫瘤,頑固性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凝血機制紊亂、病毒 性肝炎(尤以肝功能不佳者)、精神病患者等。
五、為什麽說腎臟移植是器官移植的範例腎臟移植開創了人類歷史上器官移植的先河,是器官移植的範例。
正如家中的“下水道”是用於排除各種汙水的裝置壹樣,腎臟在人體內也起“下水道”的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清除人體血液內的各種有害的代謝廢物和毒物,壹旦此“下水道”的功能已不可逆地喪失,人體的毒物和廢物將急劇堆積,患者最終死於“尿毒癥”。
隨著腎移植術的不斷發展,目前認為:任何原因的腎臟疾病,發展到不可逆性腎功能衰竭階段後,若患者其他臟器功能良好,均應進行腎移植。在腎功能已衰竭後及移植的腎臟恢復功能前,壹種叫人工腎的機器可完全代替腎臟的功能,即定期把患者的血液引入人工腎,由人工腎清除了血液內的毒物後,再將已凈化後的血液重新註入患者體內。
目前,人工腎不但可以完全取代腎臟,而且已成為由於各種原因(如缺少手術費用、缺少可用於移植的腎臟等)不能進行腎移植的患者維持生命、長期生存的壹項措施。遺憾的是,壹臺幾百千克重的、插滿各種管道的機器,現在暫不能植入體內。
因此,要想讓不可逆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像正常人壹樣學習、工作、生活,必須進行腎移植。
六、歷史專家進秦朝存在的時間雖然很短,但由此開始的封建大壹統與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制度,在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有著極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使統壹思想深入人心。秦的統壹結束了“近古之無王者久矣”的局面,開創了封建大壹統的時代,為我國統壹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與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國由地區性統壹邁入全國性的多民族統壹。統壹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歷史上也出現過割據局面,但無論是統壹時期或割據時期,統壹意識總是占支配地位。
2、開創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為以後歷代王朝沿用,中央、地方官制為後世封建統治者繼承與改造,秦律影響了後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國家依戶籍征收賦稅與征發徭役成為封建時代的根本制度。
統壹文字對我國文化、政治的發展有深遠影響。“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3、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訓,為漢初統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漢初年興盛局面的出現,也被後世引以為鑒。4、秦朝疆域遼闊,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它聲威遠播,對古代世界影響巨大。
《劍橋中國秦漢史》指出:“說明帝國的威名甚至遠揚於中華世界以外的例子是,秦(Chin)這壹名稱很可能是英語‘中國'(China)及各種非漢語 *** 他同源名稱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