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當歸藤簡介

當歸藤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當歸藤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當歸藤的別名 2.4 來源 2.5 原形態 2.6 生境分布 2.7 性狀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當歸藤的用法用量 2.11 附方 2.12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當歸藤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當歸藤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當歸藤 1 拼音

dāng guī téng

2 《*辭典》:當歸藤 2.1 出處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2.2 拼音名

Dānɡ Guī Ténɡ

2.3 當歸藤的別名

大力王、篩其蔃(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虎尾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2.4 來源

為紫金牛科植物小花酸藤子的根或藤。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幹。

2.5 原形態

常綠木質藤狀灌木。根很長。枝纖細,外表灰褐色;幼枝被銹色腺毛。葉互生,2列狀排列,葉片矩圓狀卵形,長0.5~1.8厘米,寬0.3~0.9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圓或心形,主脈上有黃色腺毛,葉片中密生金黃色油點;葉柄短.花單性異株,花小,綠白色或紫色,有柄;簇生狀的花序,著生於側枝或頂枝上,花序基部稍有鱗片;萼4~5裂,分離,宿存,花瓣4~5片,覆瓦狀排列,背面光滑無毛;雄蕊4~5,著生於花瓣上,子房在雄花中退化,圓錐形,在雌花中球形或卵形,花柱圓柱形,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紅色,徑約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2.6 生境分布

生於灌叢林緣山坡較陰濕處。分布廣東雲南、貴州等地。

2.7 性狀

根外表灰褐色,內皮紅褐色,斷面有菊花紋。

2.8 性味

苦澀,溫。

①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澀微苦,平。"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澀,溫。"

2.9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補腎強腰。治月經不調,閉經,貧血,跌打損傷,骨折。

①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通經,活血,補虛勞,強腰膝,益精壯陽。治月經不調,經閉,貧血,胃痛,白帶。"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活血散瘀,調經止痛,接骨。治骨折,跌打損傷,月經不調,腹瀉。"

2.10 當歸藤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2.11 附方

治骨折:虎尾草、車前草、鍋鏟葉、細黑心。搗爛敷患部,隔日換藥壹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2.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當歸藤的方劑 痛腫靈

g木香15g白芷15g姜黃2.5g朱砂根25g當歸藤25g地瓜藤25g走馬風25g豬牙皂25g香附...

桂龍藥膏

藤45g五爪龍60g萬筋藤10g首烏藤150g當歸藤165g四方藤55g溫姜75g獅子尾30g九牛...

桂龍藥酒

藤45g五爪龍60g萬筋藤10g首烏藤150g當歸藤165g四方藤35g溫姜75g獅子尾30g九牛...

當歸洗湯

拼音:dāngguīxǐtāng別名:當歸湯處方:當歸3兩,獨活3兩,白芷3兩,地榆3兩,敗醬2兩,...

內補當歸散

dāngguīsǎn《鬼遺》卷二:別名:內補散、當歸散組成:當歸3分,芍藥5分,幹姜3分,辛夷(去毛...

更多用到中藥當歸藤的方劑

用到中藥當歸藤的中成藥 痛腫靈

g木香15g白芷15g姜黃2.5g朱砂根25g當歸藤25g地瓜藤25g走馬風25g豬牙皂25g香附...

桂龍藥膏

藤45g五爪龍60g萬筋藤10g首烏藤150g當歸藤165g四方藤55g溫姜75g獅子尾30g九牛...

桂龍藥酒

藤45g五爪龍60g萬筋藤10g首烏藤150g當歸藤165g四方藤35g溫姜75g獅子尾30g九牛...

當歸丸

拼音:dāngguīwán英文:概述:當歸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十六首。《中華人民***和國衛生部...

產後逐瘀片

WS3B288298處方:益母草1248g當歸156g川芎178g制法:以上四味,取益母草、當...

更多用到中藥當歸藤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當歸藤 《證類本草》:[卷第八]當歸

當歸味甘、辛,溫、大溫,無毒。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音癬)在皮膚中,...

《本草綱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當歸

。許慎《說文》雲∶生山中者,名薜,壹名山蘄。然則當歸,芹類也。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粗大者,名當歸也。...

《本草新編》:[卷之壹(宮集)]當歸

當歸,味甘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之陰,無毒。雖有上下之分,而補血則壹。東垣謂尾破血者,誤。入心、脾...

《盤珠集胎產癥治》:[卷下列方]補方六十三

瀉加味歸脾湯(三)人參白術(炒)茯神(去皮、木)當歸(去尾)棗仁(去殼、炒)蓮肉(去心)黃(蜜炙)遠...

《普濟方》:[卷三百五十壹產後諸疾門]腹痛(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