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國畫宣紙用正面。
宣紙作為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之壹,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宣紙有粗糙面和光面之分,把宣紙對著光線兩邊看,相對光的壹面是正面,而相對粗糙的就是反面。
很多宣紙沒有明顯的光滑、粗糙區別,兩面差不多沒明顯的區別,對作品效果影響也小。有的書畫家為了獲得特殊的肌理效果,特意使用粗糙面進行創作。
市面上還有灑金宣、描金紙、瓦當紙和水印紙,使用有圖案的那面。
擴展資料:
國畫工具
1、筆
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2、墨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制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
3、紙
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
4、硯
硯臺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好的硯臺。壹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臺可以了,選擇硯臺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臺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幹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
5、顏料
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 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 衰退的傾向。
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
傳統中國畫顏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為礦物顏料、植物顏料、金屬顏料、動物顏料、人工顏料
礦物性顏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常用的有:
(壹)石綠:通常呈粉末狀,使用時須兌膠,石綠根據細度可 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頭綠最粗最綠,依次 漸細漸淡。
(二)石青:性能與用法大致與石綠相同,石青也分頭青、二 青、三青、四青等幾種,頭青顆粒粗,較難染勻,應多 染幾次才好。
(三)朱京: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鮮明成朱紅色者較佳,也有 制成墨狀,朱京不宜調石青、石綠使用。
(四)朱膘:(朱標)是將朱京研細,兌入清膠水中,浮在上 面成橙色的部分。
(五)赭石:又秩士朱,從赤鐵礦中出產,呈淺棕色,如今赭 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膠塊狀,無覆蓋性。
(六)白粉: 可分成鉛粉、蛤粉、白堊等數種,蛤粉從海中的 文蛤殼加工研細而成,日久易「返鉛」而變黑,用雙氧 水輕洗則可返白,至於白堊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畫中 常用,亦歷久不變色。
常用的植物性顏料有:
(七)花青:用蓼藍或大藍的葉子制成藍澱,再提煉出來的青 色顏料,用途相當廣,可調藤黃成草綠或嫩綠色。
(八)藤黃:南方熱帶林中的海藤樹,從其樹皮鑿孔,流出膠 質的黃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黃有毒,不可入口。
(九)胭脂(脂):用紅藍花、茜草、紫梗三種植物制成的 暗紅色顏料,但以胭脂作畫,年代久則有褪色的現象, 如今多以西洋紅取代。
人民網-中國畫的用紙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