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救肺湯出自清代醫學家喻嘉言的《醫門法律》。
清燥救肺湯和百合固金湯均有養陰潤燥作用,都治幹咳少痰之燥咳。但清燥救肺湯主治燥咳的病機是外感溫燥所致,以幹咳少痰,頭痛身熱、咽喉幹燥、心煩口渴為主要見癥,方中用桑葉、石膏寒涼之品,輕宣肺燥,清瀉肺熱為主。
配伍阿膠、麥冬、胡麻仁滋養肺陰為輔,再以人參、甘草益肺氣,杏仁、枇杷葉化痰止咳,清燥熱與養氣陰並用,***成輕宣清潤之劑;而百合固金湯主治之燥咳病機是由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的陰虛內燥咳嗽所致;癥見幹咳少痰,和手足心熱、盜汗、咽喉燥痛、痰多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方用百合、生地黃、熟地黃潤肺滋腎,金水並補;麥冬、玄參滋陰壯水清熱;當歸、白芍養血和血;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桔梗、生甘草宣肺利咽。諸藥合用,***成金水並調,標本兼顧之劑。
《醫門法律》是明末清初醫學家喻昌所撰的綜合性醫書,成書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
喻昌,字嘉言,號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生於明代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於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終年七十九歲。喻昌少年讀書,以治舉子業。崇禎年間,以選送貢生進京,但無所成就。
後轉而隱於禪,後又出禪攻醫。往來於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間),喻氏又移居江蘇常熟,醫名卓著,冠絕壹時,成為明末清初著名醫家,與張路玉、吳謙齊名,號稱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論篇》、《尚論後篇》、《醫門法律》等。
該書結合臨床病證,闡述辨證論治法則,並明確指出醫生在辨證論治常犯的錯誤,全書***六卷,卷壹為基本理論,卷二至卷四為外感病,卷五卷六為內科雜病。該書在《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基礎上對中醫診法望聞問切等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該書對臨床具有參考、指導意義與實用價值,是壹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