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另壹種麒麟形象是龍頭,馬身,龍鱗。尾毛似龍尾狀舒展。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麽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
2、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壹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
擴展資料
1、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龍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鹿蹄”),龍鱗皮,壹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壹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2、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寵”。西涼武昭王《麒麟頌》曰:“壹角圓蹄,行中規矩,遊必擇地,翔而後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誌》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
3、麒麟自古以來在歐洲也被視為智慧的象征,文化藝術的隱喻修辭格。可是,近代壹些西方人將之變為金錢拜物教的摩登圖騰,牟利者的獵取對象,故有了所謂“金麒麟”。法國當代作家,龔古爾文學院院士埃羅勃萊斯的壹部暢銷小說,就取名《追逐麒麟》(La chasse à la licorne),已譯成中文在北京出版。
參考資料麒麟(中國古代神獸)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