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美學觀念,從先秦開始萌芽,在魏晉至明長足發展,在清得到總結,其中壹脈相承,中國人的傳統美學觀眾,審美客體、審美關照,須體現宇宙的本體——“道”和生命——“氣”,只有這樣才被認為有生命力。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古典美學關於審美客體、審美觀照及其藝術生命行程了壹系列特殊的看法。美學家認為,審美客體並不是孤立的、有限的“象”——形象,“象”必須體現“道”,體現“氣”,才能成為審美對象。
審美觀照也不是對有限的孤立的“象”的觀照,而需要進入到對“道”的觀照。這就是老子所謂的“滌除玄鑒”——把觀照“道”作為認識的最高目的;要求人們排除主觀成見,保持內心的虛靜——人只有保持虛靜的狀態,才能觀照宇宙萬物的變化及其本源。
可見審美的實質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體和生命。大象無形;取之象外;境生於象外……都是表達這個突破“象”(具象、形象)的含義。基於這壹點,我們看到,中國古典美學認為,藝術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必須表現宇宙的本體和生命(“道”“氣”),只有這樣藝術作品本身才有生命力。魏晉南北朝美學家提出的“氣韻生動”的命題,就是這壹思想的概括。“氣韻生動”也成了幾千年來中國繪畫、雕塑的最高美學法則。
有人研究美學史就專門到古籍中尋找“美”這個字,其實,在中國古典美學體系中,“妙”這個字也是很重要的美學範疇,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比“美”更重要。魏晉以後,人們往往用“妙”字或派生出的“微妙”“神妙”等概念來評價作品。書畫中“神”“妙”“能”三品,後又增加“逸”品,卻沒有“美”這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