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陳巧儀的《水經註》研究?
《水經註》對中國地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和世界地理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對山川的描寫也作為壹部文學作品為後世所推崇。書中也有不足之處:由於他是北朝人,對南方水系的記載有些簡單,仍有壹些錯誤。當然,限於當時的時代和條件,這樣壹部偉大的巨著難免有許多錯誤。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明確指出了他對黃河源頭的錯誤。另外,由於他不可能在偏遠地區和南方進行實地調查,這方面的失誤較多。有些地方的引語不可信等等。,但這些並不損害書的價值。原《水鏡朱》40卷,宋初佚5卷。後人將其余35卷修訂為40卷。由於反復抄刻,錯誤非常嚴重,有些章節甚至難以讀懂。明清時期,許多學者對朱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的還糾正了的五百多處訛誤,基本上恢復了的原貌。他們有的做了大量的編纂工作,更多的做了校勘和註釋工作。晚清著名學者楊守敬及其弟子熊壹生著述《水經註》,編著《水經註》,古今對照,朱墨加印。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段喜中校對、陳巧儀再校的《水經註》,為今後研究和利用《水經註》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