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箴 唐韓愈 原文 序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余生三十有八年,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其不至於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遊箴 余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
嗚呼余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言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臺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行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前之所好,今見其尤;從也為比,舍也為仇。
前之所惡,今見其臧;從也為愧,舍也為狂。維仇維比,維狂維愧,於身不祥,於德不義。
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顛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知名箴 內不足者,急於人知;霈焉有余,厥聞四馳。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曄曄。
昔者子路,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
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掩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於難。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寧,終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題解 箴銘是古代文體之壹,它用簡明、整齊而且協韻的語句,說明歷史的經驗或者人生的哲理,寓有深刻的教訓。
《五箴》是韓愈在貞元二十壹年(805)謫居陽山時所寫的表露自己真情實感的自戒之作。通篇以自我批評為基調,但這種批評有出自真心的壹面,也有告誡自己警醒的壹面,更有不屈的精神蘊含其中。
韓愈所寫的這篇《五箴》不能視為嚴肅的說教,而是抒發他對黑暗現實的牢騷和不滿,表達他對自己懷才不遇,屢遭排擠打擊的坎坷身世的深沈感嘆,《序言》是寫自己不到四旬就因命運多舛而過早衰老的感嘆。《遊箴》表面譴責自己飽食終目,無所作為,實是抒發內心無限憤懣。
《言箴》諷刺當朝權貴昏庸腐朽,不辨是非,不值得跟他們說話。《行箴》雖然並列當悔與不當悔兩層意義,主要是對自己生平事跡的反省,結論則是只要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處於困境也不悔恨。
《好惡箴》論證交際之道,所好所惡,以道為準,必須慎重。《知名箴》通過自持有才,鋒芒畢露,必然招致危險的社會經驗,含蓄地傾吐了作者對於公侯顯貴妒賢害能的不平之聲。
“箴”雖有五,但基本內容卻包含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作者對於自己“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的散漫,虛度年華表示了深刻的反省,並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將被正人君子所拋棄而淪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繼承者自居的韓愈,對此時此刻散漫無為的痛悔,應該說是發自內心的。
二是作者在文中反復地自警自戒要謹慎,並且回顧了兩度自任幕僚以及任四門博士期間廣收門徒和在禦史臺遭貶的際遇,初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言多必失的結果。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當朝權貴和群小的專橫、昏庸、嫉賢害能的結果。
正是這壹切,招致了作者接踵而至的災難。韓愈認為,唯壹的出路是,不值得與他們說話,唯有自己今後謹慎處世就是了。
三是韓愈表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作此文的目的在於提醒自己“痛改前非”,否則“汝如不顧,禍亦宜然”,更大的災難將降臨。但是韓愈並沒有屈服,毅然決然地表白:只要平生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後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表示了韓愈對世俗針砭的憤激之情和剛正不屈的精神境界。
註釋1、《五箴五首》並序,方氏《舉正》:“《呂譜》於永貞元年,時掾江陵。”魏廖本均無題註。
但對“余生三十有八年”考辯較詳。 魏本引韓醇曰:“公生大歷戊申,四十有八,則元和十年也。
壹本作三十有八。”又引洪興祖曰:“四十有八當作三十有八。
按貞元十八年《與崔群書》雲:‘左車第五牙去,兩鬢半白,頭發五分亦白。’又《祭老成文》雲:‘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此雲‘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
’從此觀之,公年未四十,屢有此嘆。如作四十八,為誤矣。”
2、訟:責備。《論語》:“吾未能見其過,而內自訟也。
“3、蚤:通“早”,表時間。4、烏:副詞,義為哪裏,怎麽,與“安、焉、何”同義。
5、幕中之辯:洪興祖《韓子年譜》雲:“貞元十二年丙子秋,為汴州觀察推官。十五年己卯秋,為徐州節度推官。
公《行狀》雲‘武寧張建封奏為節度推官,得試太常寺協律郎。’九月壹日上建封書,論晨入夜歸事,其後有諫擊球書及詩。
《舊史》雲‘發言真率,無所畏忌,操行堅正,拙於世務’,公豈拙於世務者,特不能取容於俗耳。十六年庚辰夏五月《題下邳李生壁》雲‘余黜於徐州,將西居於洛陽’,按公黜於徐,蓋骾言無所忌,雖建封之知己,亦不能容也。”
叛:違背。6、臺。
2. 韓愈五箴譯文五箴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五箴》是韓愈在貞元二十壹年(公元805年)謫居陽山時所寫的表露自己真情實感的自戒之作。
通篇以自我批評為基調,但這種批評有出自真心的壹面,也有告誡自己警醒的壹面,更有不屈的精神蘊含其中。作品名稱: 《五箴》 創作年代: 唐貞元二十壹年(公元805年) 作品出處: 韓愈文集 文學體裁: 箴銘 作者: 韓愈 目錄 五 箴①遊 箴 言 箴 行 箴 好惡箴 知名箴 說明:韓愈生平作品 註釋:賞析:五 箴① 遊 箴 言 箴 行 箴 好惡箴 知名箴 說明:韓愈生平 作品 註釋: 賞析:展開編輯本段五 箴①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余生三十有八年,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其不至於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2。遊 箴 余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3;余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
嗚呼余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言 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4?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5;臺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6 ;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7!行 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9,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10?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前之所好,今見其尤11;從也為比12,舍也為仇。
前之所惡,今見其臧13;從也為愧,舍也為狂。維仇維比,維狂維愧,於身不祥,於德不義。
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顛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知名箴 內不足者,急於人知;霈焉有余,厥聞四馳14。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曄曄。
昔者子路15,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
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16,掩以媒怨,汝曾不寤17,以及於難。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寧,終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說明: 箴銘是古代文體之壹,它用簡明、整齊而且協韻的語句,說明歷史的經驗或者人生的哲理,寓有深刻的教訓。
韓愈所寫的這篇《五箴》不能視為嚴肅的說教,而是抒發他對黑暗現實的牢騷和不滿,表達他對自己懷才不遇,屢遭排擠打擊的坎坷身世的深沈感嘆,《序言》是寫自己不到四旬就因命運多舛而過早衰老的感嘆。《遊箴》表面譴責自己飽食終目,無所作為,實是抒發內心無限憤懣。
《言箴》諷刺當朝權貴昏庸腐朽,不辨是非,不值得跟他們說話。《行箴》雖然並列當悔與不當悔兩層意義,主要是對自己生平事跡的反省,結論則是只要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處於困境也不悔恨。
《好惡箴》論證交際之道,所好所惡,以道為準,必須慎重。《知名箴》通過自持有才,鋒芒畢露,必然招致危險的社會經驗,含蓄地傾吐了作者對於公侯顯貴妒賢害能的不平之聲。
“箴”雖有五,但基本內容卻包含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作者對於自己“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的散漫,虛度年華表示了深刻的反省,並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將被正人君子所拋棄而淪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繼承者自居的韓愈,對此時此刻散漫無為的痛悔,應該說是發自內心的。
二是作者在文中反復地自警自戒要謹慎,並且回顧了兩度自任幕僚以及任四門博士期間廣收門徒和在禦史臺遭貶的際遇,初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言多必失的結果。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當朝權貴和群小的專橫、昏庸、嫉賢害能的結果。
正是這壹切,招致了作者接踵而至的災難。韓愈認為,唯壹的出路是,不值得與他們說話,唯有自己今後謹慎處世就是了。
三是韓愈表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作此文的目的在於提醒自己“痛改前非”,否則“汝如不顧,禍亦宜然”,更大的災難將降臨。但是韓愈並沒有屈服,毅然決然地表白:只要平生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後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表示了韓愈對世俗針砭的憤激之情和剛正不屈的精神境界。
五箴(針)②----中醫養生防病、治病的五種法則 指治神、知養身、知毒藥之真、知制砭石大小、知臟腑氣血的多少五種養生防病、治病的基本法則。中醫經典《素問·寶命全形論》雲:“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余食,莫知之也。
壹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臟腑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時賢範登脈《黃帝內經素問校補》:“此處之‘針’當作‘箴’,指箴銘,勸誡之類的文告。《漢書》‘針刺’、‘箴諫’並作‘箴’,《素問》之‘針’蓋本作‘箴’,後人傳抄,改‘箴’為‘針’,亦猶今人改古籍文字為今天通行文字。
……以‘箴’‘懸布天下’即‘裁箴懸鑒’。以下從‘壹曰’至‘五曰’即箴銘的具體內容,指《寶命全形論》即養生之道的具體程序與要求,非指針刺。”
《黃帝內經素問校補》又說道:“這裏提出的是中醫養生防病的總綱--五箴。‘針’當校作‘箴’,指箴銘,勸誡之類的文告。
從‘壹曰’至‘。
3. 求韓愈《五箴》的譯文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損,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痰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振拔,諒哉其難之與!作《五箴》以自創雲。
立誌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兇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輿之以言。壹息尚活,永矢弗諼!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日三才。儼恪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莊,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馳?馳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壹鳴。萬籟俱息,但聞鐘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余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壹,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閑言送日,亦攪女神。解人不誇,誇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實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悔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
有恒箴
自吾識字,百歷洎茲,二十有八載,則無壹知。曩之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不常,日為物牽,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鬥,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五箴(並序)(道光二十四年春作)
我少年時不能自強自立,時光不停流逝,於是到了今天。在古人已經學有所成的年齡,而我還是這樣庸庸碌碌,能不令人傷感嗎?從此以後,人際交往的事壹天比壹天紛繁,美德和智慧壹天比壹天消減,自已將會壹天天地走下坡路,這是可以預見到的。憂患可以使人增長智慧,安樂可以使人敗亡,我作為壹個壹般的人而走在平坦順利的人生道路上,想要刻苦而自已振作起來,確實是很難的。所以寫了壹篇《五箴》來鞭策自己。
立誌箴
輝煌的先哲,他們不也是壹個普通人?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樣是父母所生。在聰明和福祿方面好嗎有效的茶樹精油去痘印曬後茶樹精油排行榜比較什麽牌子吸油面紙好排行榜美容電器哪個牌子好,天給予我的已經堪稱豐厚,我如果背棄天而貪圖逸樂,就會遭到災禍。壹生中的後悔積累到千萬次,到頭來將是壹事無成。過去的過失已無法挽回,壹切從今天重新開始,我要用鐵肩擔當起道義,用自己的口和筆將它不斷宣傳。只要活著還有壹口氣,我將永遠不忘記自已的誓言!
居敬箴
天和地的位置壹經確定,陰陽五行也隨之而產生。在宇宙間象鼎足壹樣相配***存,人和天地被合稱為三才。莊嚴恭敬,戒懼潔身,以使妳的教令能嚴肅地貫徹。妳如果不莊重嚴肅,就損害到妳的性命。對誰可以怠慢?對什麽事情可以漫不經心?對事情漫不經心者將沒有成就,對人怠慢者將遭到別人的怠慢。即使別人不怠慢妳,也會助長妳自己的驕縱,別人不怠慢妳是出於人家謙遜的美德,但天對驕縱者的懲罰卻鮮明而不含糊。
主靜箴
我齋戒而住在日觀,淩晨聽到了天雞的壹聲長鳴。萬籟俱寂,只聽到寺院的鐘聲。後面有毒蛇,前面有猛虎,如果神情鎮定而不懼,誰敢對我施加侮辱?我哪裏是在躲避他人?每天都面對著千軍萬馬。如果思慮專壹不雜,那些紛亂煩人的事情也就會變得條理井然。我奔忙了半生,外世壹點也不能自主,現在將要老了,懼怕如此亂紛紛地過完壹生。
謹言箴
伶牙俐齒地討好別人,不過是給自已找麻煩,靠閑聊來打發日子,也會攪擾妳的精神。聰明人不誇耀,誇耀者不聰明。傳播道聽途說,智者嘲笑,愚者驚奇。驚奇者壹旦明白過來,會說妳是欺騙,嘲笑者鄙視妳,即使妳發誓賭咒,人家也不相信。這樣的教訓已經不少,所以寫下了誓言來自攻其過。如果發過誓之後又重蹈覆轍,可嘆妳已經垂老,將不能再重新做人。
有恒箴
從我識字開始,經歷多少事情而到了今天,二十八年的時間,卻沒有獲得壹點真知。以前所欣賞的東西,過壹段時間就又鄙視,舊的學業已經拋棄,新的愛好不久又轉移。修德進業不能持之以恒,借口是外界環境的牽擾,妳每當再端起碗來吃飯,竟不聽說有過後悔自責的表現。糧食壹粒壹粒地增加,時間長了能夠積滿壹鬥,天地神明,我發誓今後要象快馬般壹日千裏地奔走
4. 急求韓愈的《馬說》原文+翻譯《馬 說》 韓 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馬之千裏者,壹食或盡粟壹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如下: 《馬 說》 韓 愈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裏馬.千裏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壹起死在馬廄裏,不會獲得千裏馬的稱號. 日行千裏的馬,壹頓或許能吃下壹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裏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裏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麽能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裏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裏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裏馬啊。
5. 五箴 韓愈 解釋韓愈所寫的這篇《五箴》不能視為嚴肅的說教,而是抒發他對黑暗現實的牢騷和不滿,表達他對自己懷才不遇,屢遭排擠打擊的坎坷身世的深沈感嘆,《序言》是寫自己不到四旬就因命運多乖而過早衰老的感嘆。《遊箴》表面譴責自己飽食終目,無所作為,實是抒發內心無限憤懣。《言箴》諷刺當朝權貴昏庸腐朽,不辨是非,不值得跟他們說話。《行箴》雖然並列當悔與不當悔兩層意義,主要是對自己生平事跡的反省,結論則是只要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處於困境也不悔恨。《好惡箴》論證交際之道,所好所惡,以道為準,必須慎重。《知名箴》通過自持有才,鋒芒畢露,必然招致危險的社會經驗,含蓄地傾吐了作者對於公侯顯貴妒賢害能的不平之聲。
“箴”雖有五,但基本內容卻包含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作者對於自己“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的散漫,虛度年華表示了深刻的反省,並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將被正人君子所拋棄而淪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繼承者自居的韓愈,對此時此刻散漫無為的痛悔,應該說是發自內心的。二是作者在文中反復地自警自戒要謹慎,並且回顧了兩度自任幕僚以及任四門博士期間廣收門徒和在禦史臺遭貶的際遇,初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言多必失的結果。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當朝權貴和群小的專橫、昏庸、嫉賢害能的結果。正是這壹切,招致了作者接踵而至的災難。韓愈認為,唯壹的出路是,不值得與他們說話,唯有自己今後謹慎處世就是了。三是韓愈表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作此文的目的在於提醒自己“痛改前非”,否則“汝如不顧,禍亦宜然”,更大的災難將降臨。但是韓愈並沒有屈服,毅然決然地表白:只要平生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後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表示了韓愈對世俗針砭的憤激之情和剛正不屈的精神境界。
6. 文言文翻譯 畫記——韓愈原文 雜古今人物小畫***壹卷:騎而立者五人,騎而被甲載兵立者十人,壹人騎執大旗前立,騎而被甲載兵行且下牽者十人,騎且負者二人,騎執器者二人,騎擁田犬者壹人,騎而牽者二人,騎而驅者三人,執羈鞠立者二人,騎而下倚馬臂隼而立者壹人,騎而驅涉者二人,徒而驅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壹人,甲胄手弓矢鉞植者七人,甲胄執幟植者十人,負者七人,偃寢休者二人,甲胄坐睡者壹人,方涉者壹人,坐而脫足者壹人,寒附火者壹人,雜執器物役者八人,奉壺矢者壹人,舍而具食者十有壹人,挹且註者四人,牛牽者二人,驢驅者四人,壹人杖而負者,婦人以孺者載而可見者六人,載而上下者三人,孺子戲者九人。
凡人之事三十有二,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而沒有同者焉。 馬大者九匹;於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牽者,涉者,陸者,翹者,顧者,鳴者,寢者,訛者,立者,人立者,齙者,飲者,溲者,陟者,降者,癢磨樹者,噓者,嗅者,喜相戲者,怒相緹嚙者,秣者,騎者,驟者,走者,載服物者,載狐兔者。
凡馬之事二十有七,為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壹頭。
橐駝三頭。驢如橐駝之數,而加其壹焉。
隼壹。犬羊狐兔糜鹿***三十。
旃車三輛。雜兵器弓矢旌旗刀劍矛盾弓服矢房甲胄之屬,缶並盂簦笠筐笛鏑釜飲食服用之器,壺矢博弈之具,二百五十有壹,皆曲極其妙。
貞元甲戌年,余在京師,甚無事。同居有獨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畫,而與余彈綦,余幸勝而獲焉。
意甚惜之,以為非壹工人之所能運思,蓋蒙集眾工人之所長耳,雖百金不願易也⑥。明年出京師,至河陽,與二三客論畫品格,因出而觀之。
座有趙侍禦者,君子人也,見之戚然,若有感然⑧。少而進日:“噫!余之手摸也,亡之且二十年矣。
余少時常有誌乎茲事,得國本,絕人事而摸得之,遊閩中而喪焉,居閑處獨,時往來余懷也,以其始為之勞而夙好之篤也。今雖遇之,力不能為已,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余既甚愛之,又感趙君之事,因以贈之,而記其人物之形狀與數,而時觀之,以自釋焉。註釋 ①被甲載兵:穿著鎧甲、扛著兵器。
載,同戴,負戴。田犬:獵狗。
田,同“畋”。②涉者:渡水的。
陸:通“路(1u陸)”,跳。翹者:指舉足欲跳之馬。
訛者:指在動的馬。③旃(zhan占)車:插有赤色曲柄旗的車。
④弓服矢房:即弓袋箭袋。服,同“箙”,用竹木或獸皮制成的盛箭器。
⑤貞元甲戌年:貞元十年,即公元794年。⑥藂集:聚集。
藂,同“叢”。⑦河陽:今河南省孟縣。
⑧趙侍禦:其人不詳。⑨手摸:親手描摹。
10國本:國手所繪畫本。閩中:古郡名,治所在冶縣(今福建省福州市)。
大都:大概。11自釋:自我寬慰。
翻譯 繪有古今各種人、物的小畫***壹卷:騎著馬站立在那裏的有五人,騎著馬穿著鎧甲握著兵器站立在那裏的有十人,壹個騎馬的人手握大旗在前面站著,騎著馬而且穿著鎧甲握著兵器邊走邊要下馬、牽著馬走的人有十人,騎馬而且背上背著東西的二人,披甲戴盔坐著睡覺的壹人,正在趟水過河的壹人,坐著脫鞋襪的壹人,因為冷烤火的壹人,拿著各種器物做活的八人,捧著投壺用的壺、箭的壹人,在屋下準備飯菜的十壹人,舀水灌進器皿中的四人,牽牛的二人,趕驢的四人,壹個人拄著拐杖、背著東西,婦女、幼兒坐在車中可以看見的六人,上車下車的三人,幼兒在遊戲的九人。***描繪人物活動三十二項,畫大小人物壹百二十三個,沒有形貌相同的。
馬,大的有九匹;在馬當中,又有站在高處的,處在低處的,正在走的,被牽著的,渡水的,跳著的,擡腿打算跳的,回頭看的,發出嘯聲的,歇息的,動的,站立的,高舉前兩足、像人那樣站立的,咬東西的,喝水的,小便的,往高處奔的,往低處下的,靠著樹擦癢的,噓氣的,聞氣味的,因為高興在壹起嬉戲的,因為發怒相互踢咬的,正在吃草的,被人騎著的,在奔馳的,在跑的,馱著衣物的,馱著狐貍、兔子的。***描繪馬的活動二十七項,畫有大小馬八十三匹,卻沒有相同的 牛大小十壹頭。
駱駝三頭。驢的數目除同駱駝數目壹樣外,再加上壹頭。
鶻鳥壹只。狗、羊、狐貍、兔子、麋鹿壹***三十只。
插有紅色曲柄旗的車子三輛。各種兵器、弓箭、旌旗、刀劍、矛盾、弓袋箭壺、鎧甲、帽盔壹類的東西,以及瓶盂、傘笠、方筐圓莒、綺、釜壹類飲食服用器物和投壺、下棋用的器具,有二百五十壹件,都委婉細致地充分畫出了它們的妙處。
貞元甲戌年,我在京城裏,沒有什麽事可幹。和我住在壹起的有位獨孤申叔先生,他才弄到這幅畫,就和我打賭彈綦,我幸好勝了,於是得到了這卷畫。
我心裏十分愛惜它,認為它不單是壹個畫工能夠構思得出,大概是許多畫工發揮長處畫出來的,即使是有人給我百兩金子,我也決不出賣。第二年,我出了京城,到了河陽,和幾位客人談論畫的品格,於是把它拿了出來。
在坐的有位趙侍禦,是位有德行的人,他見到畫便露出悲哀的神色,好象很有感觸。過了壹會兒對我說道: “唉!這是我親手描摹的畫呀,我失掉它都快二十年了。
我年輕時有誌於繪畫這件事,得到了壹件國手繪的畫,就拋開人世間的事情親手描摹出了這卷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