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哪些考古發現推翻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哪些考古發現推翻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1.人們認為的周王陵,考古證實是秦王墓 。 

在鹹陽市城北,有南北兩座古墓,相傳南為周文王之陵,北是周武王之墓。墓陵前有清代畢沅立的石碑和明清兩朝所立石碑四十多座。那它們是真正的周王陵嗎?其實不然,考古結果證明傳說是錯的,周王陵其實是戰國晚期的秦王陵墓。

2.阿房宮。

陜西考古研究所,對阿房宮田野考古所發現,在阿房宮夯土層上,壓根就找不到被火燒的紅土。這就證明阿房宮沒被火燒的考古學證據。看報道當時,考古隊隊長都不敢公布這個結果,阿房宮被燒已基本成為***識。最後整個田野考古結束,結合各方面證據,阿房宮就是壹個爛尾樓,剛剛建造,不存在被火燒這壹說法。“楚人壹矩,可憐焦土”不過是我們後世人的想象罷了。

3.曾、隨是同壹個國家。

據武漢新華社近幾年在隨州境內的文物考古發掘整理,接連發現了幾段重要銘文,其中曾侯璵編鐘上的壹百八十多字的銘文清楚表明曾、隨是同壹個國家。成功破解了困擾史學界36年的‘曾隨之謎’。

4.《孫臏兵法》的出土。

壹直以來歷史學界認為孫臏和孫子可能是同壹個人。除了史書記載以外,看不到關於孫臏的任何著作。還有人認為《孫臏兵法》其實就是《孫子兵法》。但在《孫臏兵法》出土後,確定了兩人、兩書是完全分別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