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怎麽鑒別藍田纏絲玉手鐲

怎麽鑒別藍田纏絲玉手鐲

水鑒別法:將壹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壹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視察法: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放大鏡觀看法:將選購的藍田玉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是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除了上面的鑒別方法,還可以巧用顏色鑒別藍田玉的真偽:

1:色調:藍田玉顏色有典型的淺橄欖色(淡黃綠色),以為蛇紋石是橄欖石蝕變形成的,所以,有橄欖石顏色的遺留。

2:手感:手感輕,蛇紋石的比重比較低(和水晶的比重差不多)所以,拿在手裏,不會感覺很沈。

3:包體:像所有的蛇紋石質玉石壹樣,藍田玉也有白色的雲翳狀包體。

4:光澤:蛇紋石的光澤普遍不太好,很少有能達到玻璃光澤的,壹般的蛇紋石都是蠟狀光澤。

藍田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壹(其余為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早在新石器時代即被開采利用[1] 。

歷代古籍中均有藍田產美玉的記載,《漢書·地理誌》:“藍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2] ”其後,《後漢書·外戚傳》、《西京賦》、《廣雅》、《水經註》和《元和郡縣圖誌》等典籍文獻,都有藍田產玉的記載。唐開元十七年四月,藍田玉山遭遇地震,“山摧百余步”。玉礦坍塌,玉苗盡掩,從此盛極壹時的古藍田玉匿跡近千年。

古藍田玉原生玉礦至今尚未找到,今天開采的藍田玉礦床位於藍田縣玉川鎮紅門寺村壹帶,距縣城約35公裏,含礦巖層為太古代黑雲母片巖、角閃片麻巖等。玉石為細粒大理巖,主要由方解石組成。按礦物成分及外觀特征可將玉石分為五種:第壹種為白色大理巖;第二種為淺米黃色蛇紋石大理巖;第三種為黃色蛇紋石大理巖;第四種為蘋果色蛇紋石大理巖;第五種為條帶狀透閃石化蛇紋大理巖。

藍田玉屬蛇紋石化的透輝石類,X射線衍射分析表明,礦物主要構成有蛇紋石化的大理石,透閃石、橄欖石及綠松石、輝綠石、水鎂石等形成的沈積巖。

化學成份有SiO2 23.86%,TiO2 0.10%,Al2O3 0.55%,Cr2O3 0.0004%,Fe2O3 0.38%,FeO 0.55%,MnO 0.015%,MgO 19.34%,CaO 29.09%,Na2O 0.085%,P2O5 0.02%,H2O 5.04%,CO2 21.35%,等。

藍田玉呈白、米黃、黃綠、蘋果綠、綠白等色,顯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呈塊狀、條帶狀、斑花狀,質地致密細膩堅韌。摩氏硬度2-6度,密度約2.7克/立方厘米。[3]

現今開采的陜西藍田玉石礦產於中元古界寬坪巖巖群之大理巖帶中,其成因為區域變質—接觸交代變質***同作用而形成。

1.偏光顯微鏡下的特征:藍田玉為蛇紋石化大理巖,方解石主要為粒狀結構,葉蛇紋石主要為隱晶質結構、鱗片變晶結構;並可見蛇紋石交代大理巖形成的隱晶質結構,還可見含有晶形保存較好的透輝石、橄欖石及少量白雲母等礦物。[4]

2.電子探針結果表明:藍田玉的化學成分與方解石和葉蛇紋石的理論值非常接近,高含量組分是Si、Mg和Ca的氧化物,低組分含量主要是鐵的氧化物、鋁的氧化物,次為鉀、鈉、錳、鈦、鉻的氧化物,其中葉蛇紋石中鐵的含量偏高。

3.X射線粉晶衍射測試結果表明:陜西藍田玉中透明的黃色、綠色部分的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蛇紋石,且含有少量方解石、白雲石等,與遼寧岫巖玉相似,顯示葉蛇紋石的特征圖譜。。

4.紅外吸收光譜顯示:陜西藍田玉中透明的黃色、綠色部分的主要礦物成分除葉蛇紋石之外,還有少量的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