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野葡萄根

野葡萄根

野葡萄根是什麽中藥

藥材名: 野葡萄根

拼音名: Yeputaogen 英文名:

拉丁名:

Vitis wilsonae Veitch(網脈葡萄)

別名: 大葉山天蘿

[字體:大 中 小]

科目來源

雙子葉植物藥葡萄科植物

藥用部位網脈葡萄的根。

性味歸經

甘、平,入肝、腎二經。

功效主治

強筋健骨。治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患處。

資源分布

分布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

古籍考證

出自《全展選編·外科》。

參考出處

《全展選編·外科》

相關藥材

綿毛葡萄 五角葉葡萄 酒葡萄 樺葉葡萄 黑葡萄液汁 葡萄藤葉 葡萄根 葡萄 假葡萄

野葡萄根能治什麽病

葡萄根 葡萄根的功效介紹:

葡萄根 (《食療本草》)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植物形態詳葡萄條。

采集10~11月間挖,曬幹,或鮮用。

化學成分見葡萄藤葉條。

性味①《綱目》:甘澀,平,無毒。

②《四川中藥誌》:性寒,味甘苦,無毒。

功用主治-葡萄根的功效除風濕,利小便。

治風濕痹痛,腫脹,小便不利。

①孟詵:濃煮汁,細細飲之,止嘔噦及霍亂後惡心。

妊孕人子上沖心,飲之即下,其眙安。

②《綱目》:治腰腳肢腿痛,煎湯淋洗之良。

③《四川中藥誌》:除風濕,消脹,利水。

治癱瘓麻木,吐血,口渴。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外用:搗敷或煎水淋洗。

選方①治關節痛:白葡萄根二至三兩,豬蹄壹個或鱺魚壹、兩尾。

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燉服。

(《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側柏葉、紅茶花、茜草根、藕節。

燉肉服。

(《四川中藥誌》) ③治筋傷骨折:葡萄鮮根搗爛敷傷處,(江西《草藥手冊》)

野葡萄根能治什麽病

葡萄根 葡萄根的功效介紹: 葡萄根 (《食療本草》)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植物形態詳葡萄條。

采集10~11月間挖,曬幹,或鮮用。 化學成分見葡萄藤葉條。

性味①《綱目》:甘澀,平,無毒。 ②《四川中藥誌》:性寒,味甘苦,無毒。

功用主治-葡萄根的功效除風濕,利小便。 治風濕痹痛,腫脹,小便不利。

①孟詵:濃煮汁,細細飲之,止嘔噦及霍亂後惡心。 妊孕人子上沖心,飲之即下,其眙安。

②《綱目》:治腰腳肢腿痛,煎湯淋洗之良。 ③《四川中藥誌》:除風濕,消脹,利水。

治癱瘓麻木,吐血,口渴。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外用:搗敷或煎水淋洗。 選方①治關節痛:白葡萄根二至三兩,豬蹄壹個或鱺魚壹、兩尾。

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燉服。 (《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側柏葉、紅茶花、茜草根、藕節。

燉肉服。 (《四川中藥誌》) ③治筋傷骨折:葡萄鮮根搗爛敷傷處,(江西《草藥手冊》)。

山葡萄根對人身體有什麽好處

山葡萄根 山葡萄藤皆屬長用抗癌中藥原料。

山葡萄根

山葡萄味甘酸、微澀,性平,無毒。內服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清熱利尿、涼血止血、舒筋活、散瘀、通絡。入肺腎經。主治腹瀉、傷暑身酸、小兒水腫、風濕腰痛、中耳炎、濕痰流註、皮膚瘋疹、風血濕酸痛、無名腫毒、瘡瘍腫毒、跌打腫毒、外傷瘀血、風濕水腫。

山葡萄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安徽、遼寧、浙江、吉林、山西、山東、河北、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1,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溝谷林中及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