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禮節:
中國宴飲是中華民族飲食文明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宴飲既是物質形態,也是精神形態。古人講:“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設宴待嘉賓,無禮不成席。”宴與禮相連,宴與情相通,古今中外亦然。宴飲所具有的聚餐式、規格化、社交性、禮儀性這幾大特點,決定著古代不可少,現代不可缺,將來還會有。因為吃是人類的起點和最後歸宿。宴飲中的吃喝不同於日常飲食中的吃喝,宴飲將吃喝作為實施情、禮、儀、樂、趣、享的壹種形式,是人類追求飲饌美的—種手段。
無古不成今。當今社會,人們將舉辦和參加各種宴飲活動看作是相互交流、互通信息、了卻心願、答謝朋友等社交手段之壹,它與日常進餐的不同之處在於,具有壹定的禮儀規矩。但是,在各種宴席上,不合禮儀的舉動卻時常可見。
然而,在中國古代宴飲活動中,有著種種禮儀規範的約束,並形成了壹套飲食禮節。古人宴請賓客,壹般程式為:確定宴請,主人發出請柬,車輛迎賓,門前恭候,客至問安致意,請入廳堂小坐,敬茶獻煙,專人陪伴,稍事休息後導客入席,彼此讓座。開席前即使是家宴,家長也得說幾句話,相當於致辭。
席間上菜,先冷後熱,先大件,後壹般,中間插上點心,最後上果盤。每進壹肴,主人要舉杯敬酒,舉箸勸食。無論主人或客人,都要遵循這樣的禮節,即《禮記·曲禮》中所講的:
“***飯不擇手”,即同別人壹起吃飯時,要檢查手的清潔,把手洗幹凈後再食;
“毋摶飯”,不要把飯搓成飯團,然後狼吞虎咽大口吃,這樣做有爭食之嫌;
“毋放飯”,不要把手中的飯再放回盤碗中,以免給人以不潔的感覺;
“毋流歠”,不要喝得滿嘴淋漓,給人以饞相;
“毋咤飯”,吃飯時不要嘖嘖做聲,發出唏唏的響聲;
“毋嚙骨”,不要過度地啃骨頭,給人以不雅的印象;
“毋反魚肉”,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再放回盤碗裏,應當接著吃完,以示衛生,吃時應少取,不夠再取;
“毋投與狗骨”,不要把肉骨頭投給狗,以免主人誤以為他舉辦的宴席只配狗食;
“毋固獲”,不要專挑自己喜歡吃的那壹種食物,這樣做會顯得有些自私;
“毋揚飯”,不要因為貪圖吃得快壹些,就去揚著熱飯,以散去熱氣,這樣做顯得心急;
“飯黍毋以箸”,吃黍米飯不要用筷子,而須用專用匙,以免給人喙食之感;
“毋遝羹”,不要大口喝羹湯,有菜的羹湯應用筷子夾食;
“毋絮羹”,客人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羹湯,好像自己的烹調技藝比主人的更好;
“毋刺齒”,不要當眾剔牙,顯得不雅觀,須待飯後再剔;
“毋歠醢”,不要喝醬汁,使人覺得妳沒見過世面;
“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享”,如果有客人在調和羹湯,主人就要道歉,說烹調得不好,請包涵;
“客歠醢,主人辭以窶”,如果客人喝了醬汁,主人也要道歉,說菜肴乏味;
“濡肉齒決,幹肉不齒決”,煮過的肉可用牙齒咬斷,幹肉則不要用牙去咬,須用手或刀匕分食;
“毋嘬炙”,吃烤肉串和大塊的烤肉,不要壹口吞下去,這樣會塞滿口腔,呈狼吞虎咽狀;
“***食不飽”,即同別人壹道吃飯,不要吃得過飽,要註意文明和謙讓;
“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進餐完後,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著腌漬物的盤子,交給旁邊的仆役,主人則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收拾,然後客人再坐下等等。
以上是中國古代壹整套的進食禮節,這套禮節對後世中華民族餐飲文化有較大影響。這套繁瑣禮節的宗旨,是要求人們要有“尊讓契敬”的品德,以保證上下有禮,尊卑有序,實現“講禮於等”的進餐方式。用現代觀點看,雖然這套繁文縟禮的宗旨是封建的,但其中的壹些文明因素,對我們今天仍有參考價值。
現代社會交往的禮儀形式,越來越具有簡單實用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際關系日益平等,生活節奏日趨加快,餐桌文明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人們將吃相作為判斷有無教養的標準之壹。宴飲禮儀,雖無古代社會那些繁文縟節,但也還是有壹些儀節程式。常言說“禮多人不怪”,如果在宴飲活動中,妳的舉手投足,進餐形象,言談話語間表現出很高的禮儀修養,則有助於塑造妳的公眾形象,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促進妳事業的發展,幫助妳社交成功。
2.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古文化常識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識 文章來源:網友提供 點擊數:441 更新時間:2008-7-6 16:14:29 壹、科舉制度 鄉試-----------會試---------------殿試 舉人-----------貢士---------------進士 解元-----------會元---------------狀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國:九州、華夏、四海、神州 2、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恒山、南嶽衡山 3、陰陽:古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4、南京:建康、金陵 5、揚州:廣陵 6、蘇州:姑蘇 7、成都:錦官城 三、官職任免 拜:授給官職;除:免除舊職任新職;授:授給官職;擢:提撥;遷:調職,壹般指升官;左遷:降職調動;罷:免職停職;免:免除官職;黜:廢黜,貶退;謫:降職並調動 四、時間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 朔:農歷初壹 望:農歷十五 既望:農歷十六 晦:農歷每月最後壹天 五、並稱 1、王孟: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 2、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3、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轍、蘇軾、王安石、曾鞏、歐陽修 4、韓柳:韓愈、柳宗元 5、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林、駱賓王 6、蘇辛:蘇軾、辛棄疾 7、孔孟:孔子、孟子 8、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 9、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亞 10、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 11、三蘇:蘇軾、蘇轍、蘇洵 12、蘇黃:蘇軾、黃庭堅 13、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14、四大文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15、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16、歲寒三友:松竹梅 1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8、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9、 *** :《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20、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 21、三吏三別: 六、代稱 1、學生:桃李 2、婦女:巾幗 3、弟兄:手足 4、詩人:騷人 5、菊花:黃花 6、杜鵑:子規 7、家鄉:桑梓 8、國家:社稷 9、史冊:汗青 10、平民:布衣 11、戰爭:烽煙 12、音樂:絲竹 13、文學才華: *** 14、自己的作品:拙作 七、人物別稱 李白:詩仙 青蓮居士 白居易:香山居士 蘇軾:東坡居士 蒲松林:柳泉居士 世稱聊齋先生 杜甫:詩聖 詩史 陶淵明:靖節先生 歐陽修:醉翁 六壹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陸遊:放翁 辛棄疾:稼軒 孟子:亞聖 名、字、號 古人幼年時取名,成年時取字。
名字均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
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長輩稱字表禮貌和尊敬。
號,又叫別號、表號,由自己取號,顯示某種誌趣或抒發某種情感。 八、年齡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成年加冠 九、計時 年號記年 天幹地支紀年 十、集本命名方式 籍貫:《柳河東集》 書室:《聊齋誌異》 表字:《李太白全集》 別號:《稼軒長短句》 謚號:《歐陽文忠公文集》 官職:《杜工部集》 年號:《白氏長慶集》 十壹、名著人物與事件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煉石補天、精衛銜石填海、伏羲發明八卦、誇父追日 十二、專著 《詩經》:第壹部詩歌總集 《水經》:第壹部記述河道水系的專書 《史記》:第壹部紀傳體通史 《論語》 《孟子》 《左傳》:第壹部編年體史書 《水滸》:第壹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 《紅樓夢》: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儒林外史》:第壹部長篇諷刺小說 《三國演義》:我國文學史上第壹部章回體小說。
3. 文言文常識有些什麽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
用壹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壹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壹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
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嶽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
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
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壹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古代職官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
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壹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壹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壹,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壹。
又指“東宮三師”之壹,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壹,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
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
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
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
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安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壹,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
宋代範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
《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
任職者無定員,壹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譚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
《譚嗣同》:“皇上超擢四。
4. 關於古代的壹些常識,知道哪個就告訴我吧五千年的貨幣常識不好弄 簡單說壹下。
1 大米白銀1兩=2石即377.6斤。合人民幣1.75元/斤。
上等豬肉白銀1錢六分=8斤合人民幣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銀1錢二分=8斤合人民幣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銀七分五厘合人民幣9.9元/斤
五斤重大鯉魚價白銀1錢合人民幣13.2元/斤
栗子五斤價白銀6分五厘合人民幣8.6元/斤
活肥雞壹只價白銀4分合人民幣26.4元/只
白布四匹價白銀8錢合人民幣元132.2元/匹
綿花壹斤價白銀6分合人民幣39.6元/斤
高級紅棗100斤價白銀2兩5錢合人民幣16.5元/斤
會試用黃絹傘二把價白銀六分合人民幣3元/把
刑部用鐵鍬五把價二錢五分合人民幣33元/把
這是明朝盛世時期的物價, 補充妳的問題,在不同時期貨幣會出現增貶值。另外壹文錢相當於現在得0.2元錢。
2 騎馬日行八百裏地,老百姓自己的馬(就壹匹)且按時休息吃飯,壹天500裏地。馬車的話按估算不做休息當日行500裏地左右。 坐船的話北京到南京3,4個月左右。 大運河流向分四個節點,每壹個不壹樣。妳可以百度百科京杭大運河查明細。(補:壹裏地為500米,即半公裏)
3 唐朝 盛世時期 全國***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人口9000萬左右。 人口各地以“萬”為單位。 縣人口約均5,6萬人。州府約均20—30萬人。 安史之亂時期人口從6000萬左右到2000萬左右(史歷記載,且當時亂是記載不詳。)
4 青絲青衫青袍青衣,雖都有 青 字,但不是妳理解的 青 是個顏色。如青絲詩歌裏即有理解為黑發。(李白 朝如青絲暮成雪) 又有直意青絲為青色的絲線(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三·陌上桑)
青衫 青衣 指壹種服飾,青在此不是青色之意。 青袍壹般理解是青色的袍子。 古代青和黑是兩種顏色,不混淆。另,漢代以後 青色 為“賤色”,下等人穿青色衣服。
5 金:白、乳白色系列。 木:青、碧、綠色系列。水:黑、藍色系列。火:紅、紫色系列。
土:黃、土黃色系列。
以上為本人查資料原創。
5. 高中語文必修壹古代文言文常識《燭之武退秦師》壹、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其乏困 (***,通“供”,供給。)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異義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來,***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壹般人的妻子。三、詞類活用(例句)(壹)名詞活用1.名詞作狀語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2.名詞作動詞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紮)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①既東封鄭(封:疆界。
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
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二)動詞的活用1.動詞作名詞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2.動詞的使動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動,使……滅亡)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三)形容詞的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鄰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勢力;薄,單薄的力量)⑤***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2.形容詞作動詞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四)數詞活用且貳於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四、壹詞多義(壹)重要實詞:1.貳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燭之武退秦師》壹、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其乏困 (***,通“供”,供給。)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異義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來,***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壹般人的妻子。三、詞類活用(例句)(壹)名詞活用1.名詞作狀語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2.名詞作動詞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紮)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①既東封鄭(封:疆界。
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
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二)動詞的活用1.動詞作名詞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2.動詞的使動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動,使……滅亡)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三)形容詞的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鄰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勢力;薄,單薄的力量)⑤***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2.形容詞作動詞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四)數詞活用且貳於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四、壹詞多義(壹)重要實詞:1.貳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③不專壹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
《左傳》)⑤再,重復。 (例: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雍也》)⑥從屬二主。(本文: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①邊邑,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國以鄙遠”)②庸俗,鄙陋。
(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③看不起,輕視。
(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3.許①準許 (同現代漢語)②答應,聽從 (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史記?扁鵲傳》)②què 城樓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
杜甫《歲宴行》)。
6. 文言文的文體常識知識點總結
1.說 是古代的壹種散文體裁。從內容上看,文體可以敘述事情,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大多是壹事壹議,要求說出作者對某個問題的深刻見解。這種“說”,它的敘事及議論,都是為了表明作者對社會生活中的某個問題或某種現象的看法,從本質上說,它是屬於議論性的文體,與現代的雜文或雜感小品相似。初中階段所學的有《馬說》《愛蓮說》《黃生借書說》等。
2.表 是我國古代的壹種特殊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書”是書信、意見書的總稱。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成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裏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可見,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動之以情”是這種文體的壹個基本特征。此外,這種文體還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開頭要說“臣某言”,結尾常有“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之類的話。我們初中課本所選諸葛亮的《出師表》即“表”中範例。
3.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壹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做“贈序”,內容多是對所贈親友的贊許、推重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即是作者寫給同鄉晚輩的贈序。還有壹種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叫“詩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內容或作詩的緣起,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前面有壹段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詞的緣起與過程。
4.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壹種文體。壹般都用韻,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內容多含頌揚、鑒戒之意。我們學過的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5.記 是古代的壹種散文體裁。文言文標題中的“……記”,相當於現代文“記……”的形式。如“小石潭記”,就是“記小石潭”,即記述遊小石潭的行蹤以及小石潭的景物。這類文章當中,大多數是遊記,壹種用來記敘旅途見聞和某地政治生活、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勝古跡等的散文體裁。其次是些普通的敘事性散文或者“雜記”(包括如《桃
花源記》這樣的詩前序文)。除以上兩篇,我們學到的還有《嶽陽樓記》《醉翁亭記》《滿井遊記》《核舟記》等。
6.傳 記述個人生平事跡的文章。壹般來說多為記述那些在歷史上較有影響而事跡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跡。多采用敘述、描寫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風貌。這種文體,慣用於史書。壹般為他人所寫,如《張衡傳》等,也有寫自己的傳記,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7.書 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劄”,是壹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形成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講究謀篇布局,文質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