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歌曲《蘭陵亂》(詞:洛書 ? 曲:風的誓言 ? 唱:雲鶴追),沒有見到古籍中相近的原文,是現代人的原創。
字面解釋應是,舞文弄墨以漢人比較擅長,騎馬射箭馳騁在草原是鮮卑人的強項。
潑墨和走馬分別出自成語揮毫潑墨和走馬觀花。
走馬觀花出處: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釋義:走馬,騎著馬跑。走,騎。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壹下。揮毫潑墨原意是用毛筆、墨汁寫字或畫畫;可用於形容寫作的酣暢淋漓。
南北朝正是民族大融合美男子輩出的時代。《亂世美男壹把抓》,是將南北朝這亂世時代美男子湊在壹堆講。在南北朝當時,已經常有詩歌將漢胡(虜)並提。譬如說:北朝樂府民歌《折楊柳歌辭》中的“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但另據史料記載,蘭陵王所屬的北齊王室應是鮮卑化了的漢人。所以漢家子和鮮卑兒可能是分著說的,是指潘嶽、衛玠;慕容沖、獨孤信、蘭陵王高長恭(這幾只都是鮮卑滴~),這就說太多了。所以個人狹隘地認為,也可能是說蘭陵王壹個人的(敬請忽略)。
但不論作何理解,聯系下文“紅塵裏壹道道風景線,皆在噩夢中毀滅。”都有壹種“當時風流”的含義,互文的意味就很明顯了。
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也就應理解為:像漢家風流名士那樣揮毫潑墨,如鮮卑驍勇之將壹樣快意疆場。
、
附《蘭陵王》歌詞:
清風儒雅少年郎
絕世姿容傾城顏
撥竹弦,舞翩躚
醉中自風流
紫衣金腰長鞭揚
血染戎裝修羅面
羽檄紛,遙相望
按劍思北方
鎖眉獨上高樓
把盞悵然澆愁
驅馬初捷邙山北
揮師直指金墉城
朔漠帷幄點江山
揚眉挑燈,且笑論崢嶸
霓旌半卷入九霄
劍器壹舞胡塵高
翻手雲,覆手雨
幾度風雲幻
劍花翻飛血傾灑
羽箭輕揚射胡馬
羌笛傷,吹角寒
蘭陵曲激揚
桃李不言自成蹊
***飲狂歌,盡燔千金券
念白:
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
紅塵裏壹道道風景線
皆在噩夢中毀滅。
神傷,為焚琴煮鶴般的淒艷。
恨不能壹把火燃燒掉千年的帷幕,
壹卷風吹幹凈中原的黃土,
去賞那時的桃花,梧桐,碧竹,
尋那人的麈尾,冠帽,面具。
春雲不變陽關雪
桑葉先知胡地秋
月牙湖,燕然山
尤記思歸遠
木秀於林風必摧
家事親切君心變
琉璃盞,鴆酒轉
天顏何由見
嘆往生,亂世浮華遠
自古美人如名將
不許人間見白頭
君王盡棄 看遍人間 情傾處
血中壹縷白梅香
空余蒼生愴然涕
上窮碧落下黃泉怎覓君如斯
/question/23041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