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外金丹術交流有很大的發展。自從佛教在中國盛行以來,中國與毗鄰的文明古國印度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不少僧人互相往返,兩國間的學術文化得到了廣泛的交流。在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九中,有關於印度煉金術和長生藥的記載,原文是:“譬如壹兩阿羅娑藥,變千兩銅以為真金,於彼藥分無所損減,菩提心藥亦復如是。”又說:“譬如有人服阿羅娑藥,不瘦不老,延壽無窮,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服菩提心阿羅娑藥,於無量劫在生死中。”這說明印度金丹術可能在此期間曾傳入中國。據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五記載:“國王見宋雲,……遣解魏語人問宋雲曰:‘卿是日出人也?’宋雲答曰:‘我國東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實如來旨。’王又問曰;’‘彼國出聖人否?’宋雲具說周、孔、莊、老之德,次序蓬萊山上銀闕金堂、神仙聖人並在其上。說管輅善蔔,華佗治病,左慈方術;如此之事,分別說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國,我當命終,願生彼國。’”其中提到的左慈是漢末三國時著名金丹家,宋雲是516年北魏胡太後振到北印度的使者。這段記載說明中國僧人曾向印度人介紹過左慈的金丹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