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春秋時偉大改革家管仲: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春秋時偉大改革家管仲: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尊王攮夷,知人用人……管仲擔任宰相以後,像是壹匹識途的老馬,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眼光,牽引齊國這輛大車向前行,目標明確,道路通達,高歌猛進。

不戰而屈人之兵

有壹次管仲派了許多商人到楚國去買鹿,當時鹿這種動物在其它地方是比較稀少的,只有楚國才有,但是在當地人們只把鹿當作壹般的肉食,二枚銅幣就可以買壹頭了。

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國到處揚言,我們國君喜歡鹿,不惜重金前來收購。楚國商人壹看,有利可圖,趕快到各處采購,紛紛進貨,然後再賣給齊國的商人。

鹿的價格迅速飛漲,起初三枚銅幣壹頭,過了十幾天已經漲到五枚銅幣壹頭,快翻壹番了,此時管仲覺得,這個價格還是有點便宜,要把鹿價再提高到四十枚銅幣壹頭。

管仲為什麽要加價購鹿呢?他又是如何通過這招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呢?

這是他的壹個計謀。這樣壹來的話,楚國的國君楚成王和大臣都很開心。

之前,衛國有個國君叫衛懿公,好鶴,結果魏國亡了,所以,他們認為齊桓公這樣好鹿,是步衛懿公的後塵,玩物喪誌,所以他們非常開心,想坐觀其變,坐享其成。這壹招對楚國的壹些人來講 *** 非常大,壹頭鹿能賺那麽多錢,於是農民不種田了,放下手中的農具換成獵具去獵鹿了,甚至壹些士兵也放下武器,偷偷去獵鹿。全民皆獵。這樣,地就荒了,仗也沒人打了,槍頭都生銹了。

這也是管仲的意圖所在,壹年以後,楚國土地荒蕪,銅幣堆積如山,但是妳銅幣再多也沒用,買不到糧食。

這時管仲封鎖楚國的糧食進出口通道,他利用齊桓公是諸侯霸主的身份,向各國發出命令,不準跟楚國通商、買賣糧食。

這樣,楚國糧食奇缺,部隊沒糧食吃,戰鬥力就大打折扣。這時管仲看時機成熟,組織聯軍,找了壹個理由,討伐楚國。楚成王壹看沒辦法,弱勢,求和,不再侵略周邊的小國家,聽齊桓公的號令。這樣管仲不動壹刀壹槍,就是《孫子兵法》上講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打了壹個漂亮的勝仗。

尊王攮夷

尊王攮夷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管仲為相以後,盡心竭力地輔佐齊桓公,富國強兵。不久後就使得齊國迅速崛起,成為當時首屈壹指的強國了。

他當時采用的壹些政策中有兩點,壹個是尊王攮夷,另壹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尊王攮夷的含義是什麽?這要從周王朝的衰弱開始說起,就是周朝是文王立國的,但到周幽王的時候開始走下坡路了。周幽王比較昏聵,他寵信壹個女人叫褒姒。為了博她壹笑,他點燃烽火。褒姒笑了,大臣們火了。這個典故就是烽火戲諸侯。

到周平王的時候,國家不行了。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周朝分成兩截,壹個叫西周,壹個叫東周。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就是西周跟東周的分水嶺,也把這壹年作為是春秋的開始。

到這時周天子雖然還是名義上的皇帝,實際上他已經無力管制天下。好多諸侯國都不聽他號令,原來周文王立國的時候封了100多個諸侯,到這時諸侯國還有幾十個,吞並掉壹點,滅亡掉壹點,還有幾十個,比較大的有齊國、晉國、楚國、燕國、魏國、中山、陳國、蔡國,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弱肉強食,互相兼並。

好多諸侯國憑借自己的實力不聽周天子號令,所謂的尊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王指周天子,因為周朝再衰弱,它畢竟還是中央 *** 。尊王就是要尊重周天子,尊重周天子的名分、權利。

這樣有什麽好處?實際上是管仲的壹個策略,因為齊國再強大,畢竟還是諸侯之壹,實際他就是壹個策略,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尊王的旗幟來發號施令,挾制諸侯。

但尊王令諸侯以後,攮夷又是什麽用意?攮本意是排除、排斥。夷指的是非華夏地區。過去講中國,實際就是中原,它的區劃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還有安徽、湖北這些在長江北岸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