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兩個流落民間的國寶分別都有什麽樣的經歷?

兩個流落民間的國寶分別都有什麽樣的經歷?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有雲:“臣聞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這句話完全可以用明珠暗投四字壹言以蔽之,壹顆價值連城光彩照人的珍珠遺失在道路旁,竟然沒有人能識得它的真面目,可悲、可嘆、可憐。

我國有兩件足以彪炳史冊的國寶,也遇到了明珠暗投的尷尬境遇。壹個被拿來腌鹹菜,另壹個被“鐵錘”敲了30年。

人們在替這2件寶貝鳴不平之時,也深深地陷入了思考之中。想必還有很多傳世珍寶,可能依然流浪在民間。

第壹、“鎮國之寶”瀆山大玉海,從默默無聞到壹鳴驚人

談及“玉海”恐怕很多人都不知所以然,簡單說玉海就是古人的盛酒器具。現代人在形容壹個人的酒量驚人時,經常用到海量、鯨吞海吸等誇張的詞語,或許這種說法就源自古人慣用玉海盛酒的風俗。

關於瀆山大玉海的來歷,還有壹段既然曲折有又好玩的故事。這尊巨型貯酒器的經歷可謂壹波三折,可謂是明珠暗投的典型範例。

據史料記載,由於老百姓根本不認識什麽大玉海,只覺著它的容積特別大,非常適合用來腌鹹菜。就這樣這尊具有帝王之氣,並擁有極高歷史價值的大玉海,便成為了腌鹹菜的容器。

後來還是在清代乾隆朝時期,才被滿腹經綸、見多識廣的文人認出來。至此這尊制作於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由名貴的玉石精雕細琢而成,專供忽必烈禦用酒器才重現光明。

想必劇本都不敢這麽明目張膽的,去編造瀆山大玉海被人用來腌鹹菜的橋段,但事實卻赤裸裸的擺在面前不容大家不信。

這尊大玉海取材於南陽獨山產黑質白章玉料,高70厘米,口徑135~182厘米,最大周長493厘米,膛深55厘米。

作為由壹整塊黑質白章玉雕刻而成,象征元代國勢強盛的大型玉雕,從技藝上來看既承襲了宋代雕玉技巧,同時也有元朝匠人的奇思妙想。隨形施藝、起凸手法都彰顯出了,獨具匠心的藝術造詣和創造力。

《國家人文歷史》壹書,將瀆山大玉海評為鎮國玉器之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尊玉海是古代玉雕的裏程碑。目前,收藏於北京市北海公園團城承光殿前玉甕亭。

第二、專家苦尋30年的寶貝,竟然被當作“上課鈴”

無獨有偶另外壹件國寶的經歷,也與瀆山大玉海十分類似。想必很多70、80後小時候,很少見過能用得起電鈴的學校。

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壹些偏遠地區的鄉村小學,也依然在使用比較古老的“敲鐘”模式,提醒孩子們上下課的時間。

有壹所十分落後的山區小學,每當上下課的時候,老師就會用鐵錘敲擊壹塊鐵片,清脆的響聲霎時間就能傳遍校園和教室。

誰也不知道這塊鐵片在這裏多久了,而且也沒有人意識到這塊鐵片的價值,直到有壹位考古專家偶然路過此地,才最終讓這塊明珠暗投的雲板重出江湖。

雲板主要有兩個比較實用的價值,第壹個就是用木槌敲擊使其發出巨大的響聲,進而引起人們的註意或警覺,《再生緣》第四壹回中有雲:“須時已到親王府,雲板三聲報內聞。”

另外壹個作用就是被當作打擊樂器,這種感覺有壹點類似編鐘。人們會用鐵鑄成多個雲彩狀的鐵板,然後根據不同大小、薄厚不同,將雲板被錯落有致地掛在架子上,就可以形成不同聲音進而演奏出樂曲。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雲板還可以用來報時,也就是說每隔壹個時辰,就會有人敲響雲板報時,這樣人們就可以根據時間合理安排作息。

據史料記載努爾哈赤時期,就曾將雲板當作軍事上的報警裝置。在有外敵入侵之時,就會有有專人負責敲響它,類似於現代社會中的防空警報。

以前專家只是在古籍中看到過這種東西,後來為了能夠見到實物,著實用了大量的時間。

但令專家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苦尋30年的寶貝,竟然躲藏在壹個山區小學中,並被這所學校當作鈴聲使用,用鐵錘敲了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