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陰痙簡介

三陰痙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太陰痙·三陰痙 5 少陰痙·三陰痙 6 厥陰痙·三陰痙 7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三陰痙的穴位 2 治療三陰痙的方劑 3 治療三陰痙的中成藥 4 三陰痙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三陰痙 1 拼音

sān yīn jìng

2 英文參考

convulsion involving triple yin

three yin convulsive disease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三陰痙為太陰痙、少陰痙、厥陰痙的總稱[1]。《張氏醫通·諸風門》:“足三陰痙,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沈。”治宜用附子散,多汗去川芎、獨活,加黃芪、當歸。

4 太陰痙·三陰痙

太陰痙為病證名,指太陰病出現痙證者[1]。《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註》:“夫六氣皆足以致痙,不專在濕也,六經皆有痙證,亦不專在太陽壹經也。……至若腹內拘急,因吐利後而四肢攣急者,未嘗非太陰痙也。”《張氏醫通·諸風門》:“足三陰痙,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沈。……太陰,則四肢不收,術附湯加甘草、生姜。”

5 少陰痙·三陰痙

少陰痙為病證名,指少陰病出現痙證者[2]。《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註》:“夫六氣皆足以致痙,不專在濕也;六經皆有痙證,亦不專在太陽壹經也。……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者,未嘗非少陰痙也。”《張氏醫通·諸風門》:“足三陰痙,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沈。……少陰則閉目合面,參附湯加甘草、幹姜。”

6 厥陰痙·三陰痙

厥陰痙為病證名,指厥陰病出現痙證者[3]。《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註》:“睪丸上升,宗筋下註,少腹裏急,陰中拘攣,膝脛拘急者,未嘗非厥陰痙也。”《張氏醫通·諸風門》:“足三陰痙,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沈。厥陰則頭搖口噤,芪附湯加當歸、肉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