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大足石刻
重慶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壹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是壹座開發潛力巨大的旅遊金礦,是旅遊觀光的最佳去處。
1999年12月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
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壹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壹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2、巴米揚石窟
位於阿富汗興都庫斯山中的佛教遺跡,石窟系就大巖壁雕鑿而成,年代約在四~七世紀左右,有削崖而雕成的二大立佛像,及近千個窟龕。
有如敦煌在中國文化西傳及西方藝術與思想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壹樣,巴米揚是外來文化進入印度或印度文化傳入西亞、中亞的門戶。遺憾的是在2001年兩座立佛被塔利班摧毀。
3、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鳴沙山東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現在洞窟492個,其中珍存北涼至元各朝代繪制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飛天4000余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
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壹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991年頒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4、柬埔寨吳哥窟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築。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建造於12世紀,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
5、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裏,
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是小隴山中的壹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
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2014年6月麥積山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7、印度孟買象島石窟
印度中世紀印度教石窟位於距孟買約10千米的海島上。象島石窟寬宏雄偉,大多由巖石外部向內開鑿,形成了壹座座巧奪天工的地下神殿。雕刻的題材多與印度教有關,表現了印度教三大神之壹濕婆神的傳說故事,也有表現古印度人民的生活情景。
8、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裏。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雲岡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壹,是中國佛教藝術第壹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擴展資料:
歷史沿革
開鑿歷史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於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
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這壹時期北魏統壹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
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
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左右。
盜鑿破壞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遊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
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保護修繕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13]?被公布為全國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
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龍門石窟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2007年4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於2007年3月28日結束了面部修繕工程,保護人員沒有對大佛進行大的修復,只是對大佛表面除塵除汙,封堵大佛自身和周邊細縫。
百度百科-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