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帝內經
大約在公元前2 ~ 3世紀,《黃帝內經》的出現標誌著醫學發展的壹個新階段,已經形成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臨床學科的理論基礎,至今仍被視為經典著作。書中包含了陰陽、五行、臟象、診斷方法、治療原則、經絡、穴位、挑刺方法、針灸治療等豐富的內容。,使針灸理論逐漸系統化。主要成果如下:①在經絡方面,有十二經脈、絡脈、經絡、筋脈、皮膚、四海、奇街、根瘤、標本等。②在腧穴方面,有《本-失》、《氣穴論》、《氣輔論》、《備術》等專著。雖然腧穴數接近於現在的腧穴數,但腧穴名稱與現在的有壹定差距,約為160,其余多指位置或估算腧穴的方法。③針灸理論與技術還提出“虛為真病,虛為虛病”,“取其反,追之助之”,“開門益其戶,針氣皆出”,“氣入針而熱不回,針孔四塞”,“伸而迎之”,“微轉而緩推”,包括病與虛。在針法方面,《靈樞關震》有九針、十二針、五針等26種針法,包括取穴、針刺、針刺、補瀉。④針灸治療與取穴:《內經》記載的疾病有180多種,使用的方劑只有13種。許多疾病主要通過針灸治療,或者通過選擇它們的穴位或者經絡。比如《靈樞-絕病》中有“腎斷腸,先取景谷昆侖,不取山谷”之說;“胃病,服用最多,太白”;“脾心痛,取谷而太溪”;“肝心痛,取字裏行間,太沖動了”;“肺心痛,取魚之緣而過深”,這些都是五點所指。除此之外,治療咳嗽還有其他治療原則,如“取其藏之舒,取其政之合”,“獨取瘺之陽明”,“補其興,疏其舒”。⑤創造了九種針,完整記錄了它們的形狀、功能和用法,包括常見的毫針(微針、小針)、放血、排膿、按摩等器具。⑥陰陽五行學說全面指導中醫理論,成為辨證治療的綱領。運用針灸治療中的天人相應思想,闡述了氣血循環、經脈循行入穴的整體觀,提出了“隨天氣調氣血”、“因時開穴”的針灸原則,為後世按時取穴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也總結了禁針、針傷等諸多內容。因此,《內經》的出現標誌著針灸理論體系的開始,包含了豐富的針灸專著信息。所以,把《內經》稱為針灸的基礎工作並不為過。難經的出現豐富和補充了針灸的內容,如對奇經八脈的系統論述;開創性地闡述了命門學說,詳細論述了元氣的生成、運行、功能及其與原穴的關系,並對《內經》提出的“五臟諸病,皆應取其元氣”的未完之義作了精辟的解釋。也在腧穴理論中發揮作用,如五穴的五行屬性、五行理論對腧穴選擇的臨床應用、俞母、巴會穴的提出和應用;在針刺補瀉疾病中也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如針刺、待氣、理氣、瀉火、補水,通過選穴補瀉疾病、刺井解郁、迎賓補瀉等。總之,春秋至秦漢時期是針灸理論體系的開端,逐漸豐富了具體內容,為後世針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2.針灸經典
針灸發展史上第壹部裏程碑式的著作《針灸甲乙經》標誌著針灸理論體系的形成,《針灸專著》的問世使針灸成為壹門獨立的臨床學科,開始了臨床實踐深入發展的新階段,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針灸經典甲、乙》的理論部分來源於《內經》,穴位和治療部分來源於《唐明孔穴》的針灸治療,但作為針灸專著,與《內經》有顯著區別。《甲乙經》是皇甫謐歷經20余年編撰而成,用《內經》理論建針灸館。其體例、邏輯、組織材料、宗旨要求均以針灸理論體系為目標,以針灸臨床為目標,特別是《唐明孔針灸》中的取穴和腧穴的主要適應癥,確定了349個穴位,記述了43篇針灸治療內科疾病的文章。可以說,《內經》奠定了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學科的基礎,是指導壹切學科的原則;《甲乙經》是壹部以《內經》理論為基礎的針灸專著,標誌著針灸發展的新特點。
3、《針灸大成》
《針灸名篇》是明代楊繼洲主編,金憲補編,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出版。***10卷。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內經》和《難經》中關於針灸的論述,其次是針灸選歌、經絡腧穴、針灸、灸法、針灸辨證論治、楊繼洲醫案和小兒推拿。《針灸大成》總結了我國明代以前針灸的主要學術經驗,尤其是收集了眾多的針灸歌曲。重新確定穴位的名稱和位置,並附上全身圖和局部圖。闡述了歷代針灸的操作方法,並進行整理,如“楊補瀉十二法”。記載了各種疾病、證候的配穴處方和治療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