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他的壹個學生對他的回憶(/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books&idArticle=44288 ):
樊維綱老師,教我們大四時的“宋代文學”和選修課“樂府研究”。他是我最敬重的母校學者,不僅僅因為他是姜亮夫和夏承燾兩先生的弟子,更因為他為人的方正和治學的嚴謹紮實。談起湖南師大的學生批鬥他的事,師母是牢騷滿腹,而樊老師是壹笑置之,淡然處之;他可以為了點校壹本書,堅持三十年。他晚年寫的文章很少,我看到他考證《朱門酒肉臭》中的“臭”的發音的壹則論文,以及另壹則《隨意適變,奇筆層出——論韓愈史論、史筆的藝術特色和美學價值》,其考證之嚴謹、才情之豐富,令我嘆為觀止。我知道他們這壹代老學者,壹輩子可以只寫幾則有分量的論文而窮經皓首。他研究學問和註解古籍,最好的例子,大家可以看謝國楨先生《瓜蒂庵文集》中的《答樊維綱同誌談〈而庵說唐詩〉》,這裏妳也可以看到前輩學者對於後輩青年學子的幫助,感受到那個時代濃厚的學術氛圍。
樊老師因研究辛棄疾詩詞,在壹個偶然機會接觸到了清代初年徐增所選的《而庵說唐詩》,認為它是學習和欣賞唐詩的壹個良好讀本,並有意校點出版。由於樊老師當時在湖南師大被批鬥為“右派”,因此到圖書館工作。師大圖書館這本《而庵說唐詩》不足之處又很多,手頭又缺少有關這本書的資料。於是樊老師寫信給研究宋史的前輩鄧廣銘先生,請求幫助。鄧先生出於熱心,向樊老師推薦了當時在中國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工作並研究明清史的謝國楨先生。
謝先生也熱心相助,並署名“剛主”在1963年3月10日的《光明日報》上登載了給樊老師的信,當時文章名字是《答樊維綱同誌談〈而庵說唐詩〉》。
樊老師校點好後,後來經歷了各次運動和文化革命,因此沒有條件於當時出版此書。壹直要到1990年才由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予以出版。而此時謝先生已歸道山多年。樊老師回憶此事,每每唏噓不已、感慨萬千。他說謝老先生是很有學問的大家。
我的大學畢業論文,本來方向是現代文學中的魯迅,可是最終由於那位老師去做什麽港臺文學和通俗文學的指導,只好改換。最後,我想到了樊老師上“宋代文學”時所說的“陸遊夢詩”,由此確定了方向,也確定周建國老師為論文導師。此時,樊老師已以72歲高齡退休在家,為了幫我寫好論文,還借我王瑤先生的《中古文學史論》。我至今深深感謝周老師和樊老師他們。
樊老師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成老師也七十多了,我祝他們長壽、平安和幸福。
1997年我遭遇生活中最大的挫折時,是樊老師提醒我牢記他給我的畢業贈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因此,我壹直以之為生活、工作座右銘,牢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