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醫經的醫經

醫經的醫經

《漢書·藝文誌·方技略》記述了漢代以前“醫經”等醫書書名、數量和解說“醫經”等的基本概念。即中醫藥方面權威性的著作和可作為“法,訓,準則”的“重要的文獻、簡冊、書籍”。至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醫家類》在匯輯醫藥古籍,分類編排時,沿用《方技略》“醫經”概念,首列“醫經”,收編《黃帝內經》及《難經》二書的各家註本41種,計432卷。 漢·班固《漢書·藝文誌·方技略》:

“《黃帝內經》十八卷;《黃帝外經》三十七卷。

《扁鵲內經》九卷;《扁鵲外經》十二卷。

《白氏內經》三十八卷;《白氏外經》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右醫經七家,二百壹十六卷。

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至齊之得,猶慈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為劇,以生為死。” 《黃帝內經》十八卷,《黃帝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扁鵲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白氏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以上醫經***七家,總計二百六十卷。

醫經是探求人體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等生理特征,用來闡明各種疾病的根源,區別死生的界限,又用來揣度針刺、砭石、湯藥、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調配成適合臨證需要的各種藥劑。最恰當的藥劑的功效,好像磁石吸鐵壹樣,依靠藥物的相使作用。技術拙劣的醫生違背醫理,把輕病治成重病,能把救活的病人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