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電視劇對大國的選擇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視角。比如我們的電視劇,大家都知道,古往今來有很多大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帝國。他們總是橫跨歐亞非,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但是電視劇《大國崛起》並沒有選擇歷史上的這些大國。我的理解是,這部電視劇旨在用壹種近現代的視野來審視大國的崛起,所以並沒有把這些古代軍事強國放入這個視野。
但是,在這些現代視野中,壹些大國是否是大國,值得研究。比如現代化初期,大家知道,在歐亞非三大洲,當時崛起了壹個非常大的國家,就是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我們知道,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幾乎與大國崛起所反映的地理大發現和大航海時代同時發生,而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庭壹直被認為是歐洲傳統史學中中世紀結束和近代開始的兩大標誌。
眾所周知,今天的史書把中世紀和近代理解為社會形態的變化,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所以我們把它的分界線定在英國大革命。但按照歐洲傳統觀念,他們並沒有當時社會形態演變的概念。在傳統的歐洲史學中,所謂中世紀是指拜占庭被土耳其人占領之前。拜占庭的陷落和新大陸的發現是近代的開始,中世紀的結束。也就是說這個事件非常重要,而且從1453年拜占庭失陷開始,壹直到17世紀奧斯曼帝國擴張最厲害的時候,軍隊壹直打在維也納城下,可以說占據了整個西亞北非和東南歐的很大壹部分,形成了壹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可以說,這個大國崛起中所描述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的海上霸權和奧斯曼的陸上霸權是同時存在的兩件事。但在《大國崛起》系列中,講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沒有講土耳其。按照我的理解,這是因為編者認為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與這些軍事帝國在前近代的擴張本質上是壹樣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是類似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的傳統軍事帝國的壹種類型,沒有所謂西方、葡萄牙、荷蘭國家崛起的現代意義。但是在這裏我想說,這個區別主要是針對這些國家的,也就是說土耳其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這個意義確實是非常重大的。對於被征服的民族來說,其實傳統和現代的區別並不是很重要。中國人民當年被傳統的蒙古軍隊屠殺,後來又被所謂的現代日軍屠殺。在近代殖民化過程中,美國土著因為外界的壓力而皈依基督教,波斯、中亞、巴爾幹半島的原土著因為阿拉伯和奧斯曼的擴張而被伊斯蘭化。至少在當時,應該說是被征服民族的悲劇。
但是兩者的區別在哪裏呢?為什麽說有壹些像奧斯曼帝國,是傳統大國?後來崛起的現代強國有哪些?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區別。壹個是建國“制度”對世界和後世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現代制度的意義,包括經濟制度——現代市場經濟,政治制度——現代民主憲政制度,以及這些制度的建立。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評估壹個系統質量的關鍵是人們從中得到什麽。首先,它在於中國和它的人民,當然還有它自己的人民之間的關系。很多人說在西方列強崛起的過程中,被征服者和被侵略者吃了很多苦,我們中國人對此當然深有體會。但在傳統軍事帝國的誇張裏,這種情況也很嚴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不是現代和傳統的區別。現代殖民擴張有很多欺淩的事實,包括古代軍事帝國的擴張,包括我們經常提到的成吉思汗那壹代。強權政治自古有之,並非近代才有。
但是現代的區別在哪裏呢?第壹個是我剛才說的制度背景,第二個是這個制度給人民帶來的關系。首先是指它給我們自己人帶來的關系。當然,這種殖民征服給被征服地區帶來的苦難是另壹個問題,我想以後有機會可以討論。
現在討論大國崛起,我們的人民會得到什麽?對此,我想說,在壹定的社會制度和壹定的制度下,壹個國家的強大壹定會使其公民受益,但我們不能反過來說,壹個國家的公民只有在國家和領土處於大擴張時期才能受益。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例子,就是在這種以國民為導向的制度安排下,國家可以從擴大國民中獲益,國家也仍然可以從停止擴大國民中獲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大國的興衰,不僅僅是領土的大小和武力的強弱。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權利、福利和利益能提高多少。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電影《大國崛起》中列舉的大國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很多評論者提出,《大國崛起》中提到的這些國家,有些很難說是大國,比如荷蘭,無論從武力還是國家領土來說。我們說的荷蘭大陸,壹直是小國,從來不是大國。而且有人說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很小,但是有巨大的殖民地,但是即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覺得荷蘭也很難說是壹個大國。荷蘭雖然有海外擴張,但海外擴張相當有限。荷蘭歷史上真正有意義的殖民地是荷屬中印度,也就是今天的印尼。當然,歷史上他也占領過壹些地方,但能穩定占領的也就那麽幾個小地方,無足輕重的也不多,比如荷屬安的列斯和荷屬圭亞那。雖然我們說荷蘭有海上霸權,但主要是指商業霸權。就戰爭而言,荷蘭人其實很差勁。
中國人對此深有體會,因為當年是我們中國人,而且不是中國的政府軍,而是中國的反政府軍,以商人為主體。眾所周知,大革命時期廣州發生過壹次商團起義,而鄭成功就是壹個海商集團,這樣壹個以海上商業力量為基礎的力量。當時鄭成功的軍隊強大嗎?我們知道這不是真的。他在大陸是站不住腳的。坦白說,如果他能站在大陸,他不會打臺灣省。當時之所以進軍臺灣省,是因為他在大陸的反清戰役中遭遇重大失敗。當時他的根據地只有金門和廈門,這兩個地方已經岌岌可危。然而這樣壹支在大陸屢戰屢敗的軍隊,卻在海上打敗了荷蘭。荷蘭在東亞輸給了鄭成功,其他地方也是壹樣。
今天的紐約,最早的名字叫新阿姆斯特丹,被荷蘭打敗,很快就變成了紐約。如果說荷蘭是個大國,那不是軍事意義上的,更不是領土人口意義上的。如果說荷蘭是壹個以政治為主題的國家,我覺得荷蘭人更隨意壹些。他沒有強烈的祖國意識。荷蘭移民到壹個地方,往往對祖國沒有太大的認同感。典型的例子就是這些去了非洲的荷蘭人。他們去了非洲不久,就自稱“非洲人”,語言是“非洲話”。但我們知道他們實際上是荷屬南非人,其他人稱他們為“布爾人”。最近國內養羊界有壹種“波爾山羊”,是非常有名的品種,就是這些“波爾人”培育的。這些人從來不說自己是荷蘭人。他們到達南非後不久,就從自己的祖國獨立出來,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後來英國人打敗了他們,發生了著名的“英布戰爭”。布爾人和英國人相比,明顯很弱,但是他們真的很團結,所以主要用遊擊戰來收拾英國人,當然最後還是被英國人打敗了。但是說起來也奇怪,雖然被打敗了,布爾人國家從此滅亡了,但是布爾人在英屬南非仍然是國家的主人,後來在南非,布爾人的影響力總是很強,而英屬南非人的影響力總是比較小。
我想在這裏插壹句,也正因為如此,英裔南非人在種族隔離問題上更進步,他們更傾向於反對種族隔離,而布爾人是最堅持種族隔離的。或者用南非自己的話說,他們被稱為“阿非利卡人”。我們現在的壹些歷史書把“英布戰爭”解釋為英國和荷蘭爭奪南非的帝國主義戰爭。我覺得這個提法有點莫名其妙。可以說,英國是為南非而戰,荷蘭不是來為南非而戰的。有壹群荷蘭人,但荷蘭人根本不承認他是荷蘭國籍。他們只是非洲人。
所以荷蘭無論是從大陸還是從勢力範圍來說,都不能稱之為大國。我們憑什麽說荷蘭是大國?但毫無疑問,荷蘭在當時無疑是壹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偉大國家,直到現在,應該說仍然是這樣。不僅荷蘭人創造的壹些制度,如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股份省等制度,對後世影響巨大,商業力量深遠,而且其文化影響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以至於日本的藍雪早已成為西學和壹切現代知識的代名詞。而且,還有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中國人翻譯蠻夷常被認為是用貶義詞,但近代出現了壹些好詞,如英國、美國、德國等,都是比較正面的翻譯。有人說明朝其實有更正面的提法,指的是荷蘭。我想說《荷蘭》的翻譯當時在中國並不流行。妳只需要看看明史。在明朝歷史上,今天的荷蘭不叫荷蘭,而叫紅發國。真正稱荷蘭的是當時的日本人,後來的大清人。清政府曾與荷蘭聯手對抗鄭成功。如果說今天的鄭成功是民族英雄,那就是清政府勾結外國打壓我們的民族英雄。當時荷蘭人是鄭成功的敵人,但他們是清朝的盟友。所以清朝把荷蘭,壹個很美的名字,蓮花和蘭花,從日本人傳入漢語,但是明朝沒有人這麽說,明史上也沒有這個名字。
我主要說的是當時荷蘭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以至於在日本這個地方,人們把荷蘭當成了西方的代名詞。現在按照大國崛起,英荷戰爭之後,荷蘭的霸權結束了。然而,雖然荷蘭的霸權早已終結,但今天的荷蘭依然是壹個富裕文明的國家,依然為世人所景仰,荷蘭人民的民族和國家自豪感不亞於過去。我要問,荷蘭是在什麽意義上崛起為大國的?今天荷蘭衰落了嗎?這是壹個問題。
還有其他壹些國家很有意思,但是電影《大國崛起》沒有提到北歐還有壹個國家,瑞典,《大國崛起》裏沒有提到。
瑞典很有意思。在十七、十八世紀之交,瑞典的軍事和政治力量曾經非常強大。當時在歐洲大概僅次於英國,堪比俄羅斯。它打敗過俄羅斯幾次,當然最後還是被俄羅斯打敗了。在這段時間裏,他曾經打敗過歐洲很多強國,我指的是當時的強國,包括俄羅斯、波蘭、丹麥、德國的很多大諸侯。眾所周知,當時德國還沒有統壹,德國的壹些諸侯在當時也是比較強勢的,比如奧地利,普魯斯特。當時波羅的海被稱為瑞典湖,因為整個波羅的海都被瑞典征服了。瑞典軍隊曾經直逼莫斯科,把波蘭變成他的附庸,插手奧地利王位繼承,橫掃歐亞,在烏克蘭波爾塔瓦與彼得大帝決戰。最後瑞典在這裏戰敗,國王沒有逃到瑞典,最後逃到了離土耳其很近的土耳其。由於擴張,他們的軍隊已經離瑞典很遠了。
波爾塔瓦之戰結束了瑞典的軍事霸權,但是在波爾塔瓦之前,瑞典的軍政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可以說是大國,強國。但當時瑞典在世界人民中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但1708年,波爾塔瓦戰敗,國王逃往土耳其。戰後簽訂的和約讓瑞典失地,霸權徹底崩潰,從此壹蹶不振。瑞典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真正上升是在那之後。戰敗後,瑞典廢除了專制制度,開啟了瑞典歷史上著名的“自由時代”,建立了政治穩定、社會和諧、走在歐洲前列的憲政民主制度。
在這種制度的支撐下,瑞典沒有殖民地,沒有勢力範圍。現在有人說,西方列強都是靠掠奪殖民地起家的。這裏我想說,對殖民地的掠奪在資本原始積累中確實占有壹定的地位,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應該說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很多現代工業化國家都沒有殖民地,包括德國,當然還有瑞典。瑞典沒有殖民地,沒有勢力範圍,但它的工業化後來居上,人均產值和收入現在甚至超過英美,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壹。我不需要說任何關於瑞典文化的事情。眾所周知,遺憾的是我們中國至今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這個諾貝爾獎是由瑞典評審的,它是除數學之外,世界上幾乎所有學科的最高獎。
瑞典的社會福利制度可以說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世界上沒有任何壹個國家比瑞典更具有模範作用。“從搖籃到墳墓”的瑞典社會主義模式首先成為民主社會主義的世界性模式。後來蘇聯解體,瑞典成為世界上鼓舞人心的社會主義典範,“妳說的必須叫瑞典”成為各國左派的美談。今天的瑞典還有人懷念波爾塔瓦戰敗前偉大國王的榮耀嗎?當然有,但是應該說很少,但是今天瑞典人的榮耀和驕傲,可以和當年的臣民相提並論。所以我說,只要壹個國家的公民真的能站起來,國家強大了,他們就站起來了。即使在國家的所謂衰落期,瑞典和荷蘭作為霸權也可以說是衰落了,但是這兩個國家的所謂衰落和中印的現代情況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他們的公民還是有尊嚴的。而強大的國家總會帶來人民的尊嚴,這應該沒問題。作為中國人,我們都希望國家強大,包括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強大,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壹個強大的國家可以提高人民的尊嚴。但這裏我想說的是,這是很多情況下的,不是所有情況下的。在某些情況下,壹個國家的強大不僅能帶來民族尊嚴,還會帶來國恥。
我給妳舉個例子。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最近播了很多帝王劇,最火的是秦始皇。毫無疑問,秦國是壹個強大的國家,而且是非常強大的國家。唐朝有壹句話,“中國的男人能面對最激烈的戰鬥,但他們的軍官把他們像雞和狗壹樣趕走”。我們不妨看看秦人是如何評價自己的。秦有什麽反對意見嗎?我不知道,但我在這裏列出的不是對手。我在這裏列出的是強秦的理論家。他們是如何展示秦國的強大和老百姓的地位的?我在這裏說的完全是官方的。眾所周知,秦國的強大得益於商鞅變法。過去,傳統史書對商鞅變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因為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富國強兵。後來秦始皇統壹全國,靠的是以韓非為集大成者的法家學說。可以說商鞅和韓非代表了使秦國強大的官方學說和正統學說,也可以說是秦國的思想基礎。這不是反對派說的,完全是他們的官方說法。
秦國的統治者是怎麽說自己強大的,秦國的統治者和當權者是怎麽總結自己的實力的?在《尚軍書》中,據說它是商鞅寫的。現在普遍認為有些篇章可能是商鞅寫的,有些可能是商鞅後來的研究寫的。我建議妳讀尚軍的書,如果妳感興趣的話,壹切都是錯的。真是千古奇聞。只看四書五經,很難理解中國是什麽樣子。不讀尚軍的書就不可能知道什麽是傳統,壹切都是錯誤的。尚軍書中有壹章叫《弱者》,公然宣稱“弱者使國家強大,強者使國家衰弱;國若有道,則在弱民。”《大國崛起》播出後,我看了壹些文章說西方民主制度其實不是什麽好東西。為什麽?民主始於希臘羅馬,因為西方人好鬥,他們想征服外國,所以自己人要聯合起來,所以他們建立了民主制度,對自己人好,對外國人不好。中國恰恰相反。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不搞征服,所以不需要民主制度。我們可以虧待自己人,因為不想征服別人,所以不太在乎給自己人壹些好處,聯合起來征服外國。我們中國人沒有這個傳統。秦始皇的制度後來被認為比民主更人道,因為民主對國內人好,對外國人不好。在我們國家,以前的制度看似對國內人民不利,卻是全世界和平的樣本。
但是如果妳看看韓非子和尚軍的書,妳就會知道妳為什麽要強調權力。就是訴諸好戰,對外擴張。我還想提壹件事。清朝末年,中國很多人發誓要向西方學習,讓中國強大到足以恢復秦漢時期的軍事實力。當時國內很多人,包括梁啟超都用過這個詞,告訴我們要建立軍國主義。後來我們和日本開戰,軍國主義就成了貶義詞。但在明治維新時期,軍國主義曾壹度被用作褒義詞。眾所周知,梁啟超曾經說過,中國是從封建社會發展到軍國主義社會的。所以如果西方人想要征服外部世界,那麽就需要在內部搞民主,假設這個說法成立,我覺得這個說法其實不成立,因為坦白說,包括希臘和羅馬,當然他們也是從國外征服的,但是國外征服不壹定需要民主,比如波斯帝國。此外,民主的基本動力仍然來自國內,而不是國外。
但是,法家學說確實是這麽說的,也就是說,我們國家要想強大,要想征服外國,首先要把自己人收拾幹凈,服從他們。商鞅就是這麽說的。他說,如果連自己人都收拾不了,還能征服別的地方嗎?他的邏輯就是這樣的邏輯。要征服敵人,首先要征服自己的人民,所以尚軍的書中有壹句話,“能治天下者,必先治其民,能戰勝強敵者,必先戰勝其民。”老百姓幾乎成了他們的敵人。如果我想打敗敵人,我必須先打敗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因此,《尚軍書》明確指出,統治者決不能讓人民受益,他必須踐踏人民。這種說法是赤裸裸的,讓我們看了之後非常驚訝。商鞅真的夠狠的,壹點都不掩飾。他明確地說“人民戰勝了他們的政治,國家變弱了;政勝於民,兵強於眾。”所以他提出了壹個觀點,為了“控制人民”,妳絕對不能心軟。他說妳越善良,越會有人反抗。他說“治國無忠臣,愛父無孝子。”為了“贏得人民”,我們決不能讓人民聰明起來。從商鞅到韓非,反復說強國之道在於愚民。“愚農不知,學不好,必與農為病。”如果他們說人民是愚蠢的,他們只會交糧食和納稅,其他的什麽都不懂。說:“人傻,那就知道自己能當王。”人是愚蠢的。如果我比他們聰明,我可以當國王。如果都很聰明,那就難了。
那麽強大的國家就會削弱人民。為了弱小的人民,人民永遠不能吃飽穿暖。商鞅說:“農民吃飽了,四歲就瘦了。”他們只要溫飽,就不會努力,所以必須搜貧。商鞅有壹句話,“民何以治之?”人們只希望國家在他們貧窮的時候拯救他們。如果他們都很有錢,他們還會要妳嗎?在他看來,這個國家要強大,就要讓人民“去西藏,不積小米於家”。百姓家中無積糧,五谷皆在王處。而且,還要有非常苛刻的戶籍制度。“字裏行間無逸,字裏行間無遷,無治,連五,以章辨之,以束使之,無所容之。”最終,他死在了這個系統裏。商鞅逃亡的時候,不得不住酒店。酒店老板說要有證,隨意領不到證的人會受牽連。於是商鞅嘆了口氣,說這是自殺。最終,他沒有逃脫,被抓成了碎片。但是商鞅雖然死了,但他的體系即使不能不朽,至少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仍然存在。
“尚軍之書”明確指出,普通人是悲慘的可憐蟲,絕不能讓他們感覺更好。如果他們的願望得到滿足,就捉弄他們,讓他們發財,他們就少了。只有在他們窮困潦倒的時候才會努力,也就是“讓人民為所欲為,所以漢奸多。”窮的人厲害,富的人猥瑣。“說人民壹定要屈辱,這樣才能知道大人的尊嚴,壹定要卑微,這樣才能明白做官的權力,壹定要貧窮,這樣才會為了妳的賞賜而努力。即“民之辱必貴,弱者必尊官,貧者必賞。因此,如果我們想“豐富強兵”,我們必須讓人民陷入屈辱,軟弱,貧窮和愚蠢。
這樣強大的國家對人民有什麽好處?但是,我覺得我們以前的壹些史書往往有壹個統壹的判斷。他們總認為壹個國家更強大,各方面都會更強大。比如我們知道秦國在軍事上確實很強大,所以我們說他的經濟、政治等方面肯定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們說秦國征服六國是有經濟基礎的,因為商鞅變法後秦國的經濟確實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說法,我要說,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商鞅變法後,秦國的經濟並沒有好轉,但是直到秦國統壹六國,秦國的經濟水平在當時整個中國大地上還是很落後的,以前的史書在這壹點上往往有錯誤的判斷。這種誤判可能來自於《史記》中的壹段話,曾說“關中土地占天下三分之壹,人口不過三,財富卻占六分之壹。”但幾十年來,很多研究經濟史、地理、歷史的學者都指出,司馬遷這句話是壹個作家的語言,而不是當時的歷史現實。根據這些書中對秦漢時期郡國資料的分析,司馬遷當時所說的所謂關中,並不是今天所說的小關中,不僅僅是關中平原。司馬遷所說的關中,包括戰國時期秦國的所有舊地,確實占了世界領土的三分之壹左右,但其人口,即使在西漢時期,也是多次移民關中的。而關東魏、趙、漢、齊的面積只占11.4%,人口卻占了60%。而且在糧食自給的情況下,每年至少有400萬石出口關中,大量紡織品等手工藝品從關東進口。其實秦國的經濟很落後,秦人很窮。但是,當然,他是軍國主義者,他的軍隊真的很強大。
秦國經濟很不發達,政治更是嚴酷。我覺得商鞅和韓非是中國古今歷史上少有的爽快人。商鞅公開說,作為壹個政治家,我只想讓人民不高興。我只想做人民討厭的事,絕不做人民高興的事,這樣國家才會強大。“政為民惡,民為弱;政治是人民喜歡的,人民是強大的。民弱國強,民強民弱。.....民強兵弱。.....民弱則弱,兵強則強。”人民越受壓迫,國家越強大,人民越順從,國家越弱小。按照他的邏輯,真的是國家強大了,人民更難過這壹天。
其實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暴君,我是這麽認為的,但是敢這麽赤裸裸的說的,商鞅和韓非可能是最肆無忌憚的。在這種情況下,秦國雖然強大,妳覺得秦國人民能過上好日子嗎?在這裏,我不想列舉秦暴政的具體例子。我們只想明白壹個簡單的道理。如果壹個國家的統治者公然說我的統治就是讓人民受辱、變弱、變窮、變笨,就是做人民討厭的事,商鞅等人就是這麽囂張,不做人民喜歡的事。妳能把我怎麽樣?我是流氓我怕誰。今天有壹些書是講秦朝的人民是如何幸福的。我覺得根本不需要任何人來反駁他們。強秦的理論家們,如商鞅和韓非,對他們進行了激烈的反駁。他們自己說我們強大是因為我們把人民踩在腳下。
最近有壹部歷史劇,主題曲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看完了,真的沒心沒肺。我信不信無所謂,但是商鞅和韓非信嗎?他們相信自己是贏得民心的人嗎?誠然,只有在壹定的制度下,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就是說,在民主制度下,真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主最簡單,就是靠選票,人家不選妳,妳贏不了天下。說白了就是這麽簡單。如果在民主制度下,不受歡迎的人如何贏得世界?但在法家制度下,如果他真的深得民心,為什麽要這麽做呢?顯然,他只是知道人民不幸福。商鞅明確表示,政治為民所惡。我是讓人民感到厭惡的統治者。商鞅明確表示,我不受歡迎,但我剛剛贏得了世界。妳覺得我怎麽樣?
所以我覺得,如果把這種善良的願望當成專制時代的歷史事實,豈不成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賊?幾乎成為古史常規現象的“蠻族征服”現象,是否也是被征服民族(通常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民心所向”?這種歷史觀能成立嗎?說實話,我覺得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個好現象,但因為是好現象,民主就是好東西。其實妳看看韓非和商鞅說的話,很明顯這些理論家從來不相信人民會支持他們,他們根本沒想到韓非竟然會講到這個地步。統治者,不要以為別人喜歡妳。也許妳的妻子和孩子會算計妳。他說,作為統治者,每個人都想暗算妳,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但妳有能力,就是當所有人都討厭妳的時候,妳可以讓所有人都服從,即使妳不高興,但我要妳不敢反對,或者不能反對。首先,我可以壟斷組織資源,破壞民間認同,利用人性弱點,等等。這是法家提倡的最高境界。
這樣的強秦,應該說我們今天看這兩本書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但是我想說,這樣的情況下做壹個弱國好嗎?前面說了,關東六國比秦國富裕,和平時期關東六國人民比秦國富裕,這大概是沒問題的。但是因為妳有壹個像強秦這樣的鄰居,所以被打敗當然是非常痛苦的。眾所周知,趙國被秦國打敗,數十萬戰俘被秦國殺害,舉國哀痛,青壯年無壹幸免。孤兒寡婦的國度真是無窮無盡。所以“強國弱民”之道令人深惡痛絕,關東諸國不知自強可視為殷鑒。在那種情況下,我認為主張“讓他們自己的政府在戰爭中失敗”的列寧主義立場也是不可取的,這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