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本和稿本的鑒定
印刷術發明以前,古籍都靠抄寫流傳。印刷術發明以後,甚至在雕版印刷普及以後,抄寫本仍在中國傳世古籍中占很大比重。歷代流傳的抄本,數量可觀,質量也參差不齊。抄本之外,藏書家的手寫本及學者的稿本更是古籍中的珍品。因此對抄本和稿本的鑒定十分重要。其鑒定方法,首先要從書寫字體的壹般時代特征入手,與鑒定刻本之刀法道理相同。有不少抄本標識較為明顯,很多藏書家傳抄的書都用印有專用格式的紙供抄寫。如明代祁承?家抄本在版心下鐫有 “淡生堂抄本”字樣;毛晉家抄書有壹種黑格紙,版心下鐫有“毛氏正本汲古閣藏”字樣;清初曹溶家抄本所用紙的版心鐫字為“李曹氏倦圃藏書”,等等。這些標識是鑒定的重要依據。此外,個人書法的風格、書中的避諱字、作者的時代等等,都是抄本和稿本鑒定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