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和我壹起走進壹本易經。

和我壹起走進壹本易經。

《易經》雜記之壹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最喜歡的讀物應該是歷史書。四十多年前,我有幸讀到了第壹本線裝書(是壹個孩子的爺爺留下的,他當時是偽滿洲國的大學生)——王鳳洲(王世貞)和袁了凡的《簡編》(乾隆三十八年版)及其續編。我斷斷續續地讀了壹遍,做了很多筆記(九個小日記)。後來,我讀了《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和其他歷史書籍。因為當時的史書多是繁體字和文言文,為了看懂這些書,我開始學習古典文學和古代漢語。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喜歡上了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學——經典和歷史的子集。古典文學裏面有很多喜歡的書。我經常看《道德經》、《易經》,還有《王》、《鬼谷子》、《列傳》這些先人的作品。其中我對周易情有獨鐘。我讀過十幾本《周易》的古今版本,也涉獵過《周易》的其他衍生著作,如《梅花易數》、《正宗蔔筮》、《三術》(即太乙、奇門、劉仁系列)。有些朋友很神秘,對周易很向往。聽說看過周易,經常問我關於周易的問題。從今天開始,我每天都會擠出壹些時間,寫壹些關於周易的小文章和大家分享。

易經是中國古代的壹部神秘作品。它被視為儒家經典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它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易經以陰陽為基礎,排列組合成八卦,八卦重疊組合成六十四卦,從而形成壹個系統,模擬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

易經作為思想的源頭,包含著復雜而豐富的內容。易經的內容由“卦”組成,* * *有“8864卦”。每個卦由六層組成,每壹層稱為“爻”。每壹爻用壹條長橫線代表陽,稱為陽爻,兩條不相連的橫線代表陰,稱為陰爻。其中心思想是用陰陽對立統壹來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易經壹直被認為是六經之首,據說是通過四聖寫成的。“伏羲畫八卦,文王造卦,周公作言,孔子寫易傳。易經起源於伏羲,仰視天上之象,俯視地下之法,看鳥獸之文,適應大地,近諸體,遠諸物,於是開始八卦,但當時只有象,還沒有文字。周文王入獄時,扮演易窮的角色研究天人之理,把伏羲和先天八卦改為後天八卦,把八卦提升為六十四卦,也是壹個字。周公給了大象壹個消息。最後孔子寫了《易傳》。”伏羲、文王、周公、孔子被稱為歷史上的“易經四聖”,易經成為後世陰陽五行哲學的標準!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 * *三百八十六爻(其中幹爻六爻多,坤爻六爻多,所以多兩爻)。

《易經》是中國壹部古老而博大精深的經典,是中國五千年智慧和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它是帝王、政治家、軍事家和商人的必修技能。易經本質上是用陰陽對立統壹來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以及如何利用它來獲取未來的信息。其內容非常豐富,涉及面很廣,從天文到地理,到人事,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社會生產到日常生活,從帝王將相如何治國,到普通百姓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