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朱自清 背影 簡介

朱自清 背影 簡介

《背影》

《背影》 是朱自清1925年的創作,事情要稍微復雜壹些的。

那時候,朱自清雖然早加入了文學研究會,辦過文學刊物,嘗試並發表了詩歌、小說、散文等多種文類的作品,數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寫作上,還已經有了《歌聲》、《匆匆》、《溫州蹤跡》等精品;特別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題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同時出現於知名刊物《東方雜誌》,“在那個時期的白話散文中,這兩篇都頗動人,流傳甚速”(王統照語,轉引自陳孝全《朱自清傳》第71頁,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壇的壹樁佳話。然而,總體看來,那時候的朱自清畢竟還沒成為後來那樣著名的“品牌”;毋寧說,恰恰是《背影》刊揭後,給“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碼。

那麽,《背影》為什麽做得到這壹點,在當時就能脫穎而出、引人註目呢?海外現代文學研究名家李歐梵的意見是頗有啟發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學講學道:魯迅在著名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壹文中所說,中國的“聖人之徒”“以為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集中表達了五四壹代人對於父輩的不滿,“五四”是個反傳統的年代,是個“打死父親”的年代,五四文學的父親形象都是負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裏,它第壹次重點刻畫了壹位正面的父親形象。在“滿街走著壞爸爸”的情況下,這壹個“好爸爸”壹下子激起了無數讀者的***鳴。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時,在壹個特殊的語境下獲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聲譽。

需要補充的是,《背影》至遲從1935年起,不斷地入選葉聖陶等先生編選的《國文百八課》、《初中國文教本》、《開明國文講義》以及《開明新編國文讀本(甲種)》等民國時期的中學教科書;並且,這種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斷,在該年7、8月間面世的《新編初中精讀文選》中,“編輯例言”的“本書選材的標準”已經新添了第壹條“符合新民主主義的精神”,而《背影》依然作為合適者入選了(《葉聖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從此,新中國的語文教材少不了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裏誇獎過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很顯然,教材的廣泛影響與權威性,無疑為《背影》解讀時的"超保護的合作原則"錦上添花了許多。

寫作特點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壹脈相承的。

第壹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壹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朱自清的高風亮節,贏得了人民的敬仰,贏得了毛澤東同誌的高度評價。他在《別了,司徒雷登》壹文中寫到:“聞壹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壹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壹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年到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1928年後,主要從事文藝批評和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1931年到英國留學,次年回國,繼任清華大學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摯自然,語言樸素簡潔,結構嚴謹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雋永的藝術風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後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煉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語,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動人的情致。

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內遷,任西南聯大教授。現實使他逐步確立了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勝利回京後繼續在清華大學任教,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群眾運動和學生運動。他在貧病交加的處境下不買美國“救濟糧”,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為國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澤東同誌稱頌的“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

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壹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寫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憶八年前的事。

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壹道回揚州奔喪。

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壹部分(第壹段):

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

2.第二部分(從“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淚又來了”):

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第壹層(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

交代這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了”):

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從“我說道”到“……又來了”):

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後壹段):

寫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直接抒發深切懷念之情。

主題思想

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

文章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是在25年寫的。這壹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做為壹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壹種落寞淒涼的情緒。不是嗎,作者的家庭,因著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壹日不如壹日”

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閑”,後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

這些都從壹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淒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壹層不散的愁雲,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

在這壹背景上,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沈,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壹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紮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鳴。

《背影》記寫的事情非常簡單,壹個丟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兒子北上讀書,在火車站送別。在軍閥統治的舊中國,這種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會裏,即使這種小康之家,也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打擊。文章記寫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當時的灰暗世態,從壹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這種社會雖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記寫的情景,對我們今天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壹代,依然有著歷史的認識作用。

寫作特點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壹脈相承的。

第壹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壹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這篇作品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不同於壹般作品去描寫人物肖像,著力於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繪,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壹個特征“背影”,不惜筆墨作具體細致的刻畫。

作者為什麽這樣處理呢

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關系。

因為父親老境“頹唐”,飽經憂患,半生潦倒。

父親在家境慘淡、祖母逝世、奔走謀職之時,還不辭辛苦,不怕麻煩送兒子上北京,還艱難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而且反復叮嚀壹路小心。

當時父親的心境不好,兒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麽,作者抓住父親這樣壹個“背影”集中描繪,抒發特定環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

也正因為作品寫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間相愛相憐,字裏行間有淡淡的哀愁,顯得更加真摯動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語言非常忠實樸素,又非常典雅文質。這種高度民族化的語言,和《背影》所表現的民族的精神氣質,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結構,恰成和諧的統壹。沒有《背影》語言的明麗典雅、古樸質實,就沒有《背影》的壹切風采。

2.簡潔:

文章通體幹凈,沒有多余的字眼,即使壹個“的”字、壹個“了”字,也是必須用才用。除了夾入了壹些文言詞語以外,沒有華美的辭藻,生僻的詞語,都是質樸自然的家常話,生活氣息非常濃厚,提煉得非常簡潔。

3.樸實:

《背影》全用白描記敘事實,不作任何修飾、渲染。

通篇寫父親多麽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麽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壹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壹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麽華麗的詞藻。大樸正是大巧的表現。

文中用詞造句都經過認真考究,絕不隨便。

如送行那壹段:“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壹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這裏的“說定”,如果用“說過”似乎也通,但遜色多了。“說定”不送,後來終於還是送了,實際上是說而不定,很好地表現出父親當時的矛盾心理。“熟識”壹詞,說明父親囑托的這個茶房該是靠得住的;“再三囑咐”,表明囑咐茶房遍數之多,不厭其煩,反復交代,唯恐茶房有半點疏漏;“甚是仔細”,表明囑咐內容之詳,把送行中應該註意的細微末節都提到了。這些用語,強調說明父親已經為兒子上車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字眼雖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處,使父親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4.感人

語言平實簡潔,卻能傳達出無限深情是文章語言又壹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實實,但字裏行間滲透著壹種深切懷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話都是很平常的,沒有什麽特別,讀者都有這種生活經驗,因此也容易引起聯想,由此發現人世間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為珍貴的美好感情,給人以性情的陶冶,增進人們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夾雜:

文中出現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礎,當時的語體文中常有夾入文言詞句的情況,這是壹方面:另壹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詞句,可能也與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有關,

例如不說“失業”或“丟了差使”,

而說“賦閑”,似乎“賦閑”不象“失業”那樣刺耳和使人難堪,有失體面;最後壹節既因父親來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見真實,也因所表達的盡是家庭和父親的困境和滄涼的心情與復雜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許多文言詞句,這也籠上了壹層時代賦予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特殊語言色彩。

在寫法上,《背影》的主要特點是白描,作者寫父親的背影,描寫那買桔子時過鐵道的場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謂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 設喻,不加形容和修飾,用質樸的文字,把當時的情景如實地記寫出來,給讀者以身臨目擊之感。換句話說,白描是用敘述的方法進行描寫,達到再現實景的藝術效果。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請讀下邊的文字: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父親的背影,兒子是太熟悉了。但這次要描寫的,卻不是那常見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場合下,使他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那個背影!作者不施濃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記寫了當時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動作,特別著重描繪了過鐵道的情景。

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臺,攀上爬下,移腳傾身,都細細地如實寫下,我們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仿佛我們當時也在場,也看到了壹位仁慈的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和體貼的情景。

作者沒有什麽形容的筆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極樸實的文字,卻生動地勾畫了父親的形象。

那父親送行的壹幕,是發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極為傳神地把當時的動人情景再現出來,我們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寫技巧。這種筆墨,乍看似“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起筆似覺平淡,實際上卻在平淡中顯露新奇:

為什麽“我”最不能忘記的不是父親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這就造成了懸念,使讀者急於要追讀下去,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敘。“不相見”三個字也頗具深意,讀到後面就會明白。

第壹次流淚,是悲哀。

因為作者懷著沈重的心情,從北京趕到徐州跟父親壹起奔喪,見到那“滿院狼藉的東西”,觸目傷懷,才不禁潸然淚下。

壹般而論,人若處在貧困潦倒和無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於外力的恩賜,希望化險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親被生活所逼迫,故懷著“天無絕人之路”的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實際上,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封建主義的殘酷壓迫,又加上軍閥的連年混戰,使得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掙紮。在餓殍盈野、難民雲集的時勢下要想找個差事,比登天還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這次分別時的家庭境況:祖母去世,父親失業,變賣典質還舊債,又借新債辦喪事,在這禍不單行的日子裏,父親出外謀事,兒子離家讀書,真是壹次悲傷的離別。這些交代講明了這次父子分別的背景,為寫“背影”,渲染了悲涼哀愁的氣氛。對深化主題起到了成功的鋪墊作用。在文中這樣的鋪墊還很多。如描繪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寫父親親自送兒子到車站,照看行李、揀定座位、囑托茶房,寫這些細心照料為下文具體描繪“背影”作了鋪墊。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敘寫的主要內容,況且作者本也無心“遊逛”,因此只壹筆帶過。

到了浦口車站,父親忙著為“我”照看行李,又為“我”雇請腳夫,還親自送“我”上車,並揀定壹張座位。已經照顧得如此細微周詳,父親還有點牽腸掛肚,於是又不厭其煩地向“我”囑咐壹大堆像叮囑從來未出過遠門的稚童那樣的話語,以致“我心裏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細針密線地描繪父親的行動、語言、性格,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懷,把壹個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樹立起來了

對父親愛子的至情,“我”當時竟未能領悟到,以為都是平凡瑣事,“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心裏暗笑他的迂”。現在省悟到父親待自己的許多好處,這才自責“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自責,說明真正理解了父親的愛。表現壹種恨自己未能體會父親的深情的內疚之

父親已經送我上車,什麽都關照到了,我也勸父親“妳走吧”,父親又有要事,但還要去買幾個橘子,父親就是這樣疼愛兒子。

買橘子為什麽感人?

因為父親穿行鐵道爬上爬下相當費勁。行文至此,在平實中又見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壹“看”,從看中擔心父親的艱難,是預示著下壹步的“看”。“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我”邊看邊想:走到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爬上,父親是個胖子,自然費事。這樣,既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又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以便烘托其困難辛苦。

父親買桔子為什麽費勁?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什麽壹定要穿過鐵道?因為賣東西的是在那邊月臺的柵欄外。為什麽穿過鐵道費事?壹則“須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則父親是壹個胖子。

重點描寫,細致刻畫。寫看見的父親的服裝,勾畫了壹個大體的外貌。 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註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飽含著熱淚,熱淚欲滴和熱淚下落的“看”。“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淚眼模糊中的背影,這是愛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這裏,對前面具體觀察作了簡要概括,是儲積力量帶有深厚感情的落筆點題。這裏,用視覺中的背影和觸動中的淚下,表現我的心理活動,以此烘托父親買桔行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淚,因為感動。

父親的形象最為感人的地方,表現在他老態蹣跚地為“我”來回買橘子,那真摯而灼熱的感情達到了最高點。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為之流淚?

這個背影寫得所以感人,還因為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當時是20歲的人了,上文又幾次寫到自己對父親的行事不以為然的心理,而現在“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正是因為這背影太感人了。這種父子間的感情是十分動人的。用親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親的愛。這壹筆特別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當時作者想到的壹定很多,但是壹概不寫,只用眼淚烘托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親見了傷心;怕別人見了呢?難為情吧。

在寫父親返回時,對於過鐵道、爬月臺的情景不再詳述,代之以父親“散放”、“抱起”橘子的動作,來表現上下月臺的過程,父親抱著朱紅的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壹點也不怕麻煩。這樣寫使文章富於變化,避免了重復。用“抱起”和“散放”,還表明所買橘子之多。

他走到車上,“將橘子壹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松似的。”父親用幾番辛苦買來的橘子,連壹個也不品嘗,全部留給兒子受用,並因此感到很輕松。在父親的心目中,兒子就是壹切了!這裏,慈父愛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盡致。這“衣上的泥土”又補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時的形象。

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壹種愛心,這壹句又道出了為什麽父親不肯讓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心裏越是感覺踏實滿足。同時,作者不是通過對話而是通過動作刻畫人物心理、感情,表現父親雖說心情沈重,但因為怕兒子難過,只得強抑離愁,“撲撲衣上的泥土”故意顯出“心裏很輕松似的”。

最後的告別主要用語言描寫,寫直到分手時,父親又對兒子叮囑:“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最後又幾步壹回頭,囑咐我:“進去吧,裏邊沒人。”這時還壹直為兒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叮嚀的話語,雖樸樸實實,但感情深沈。

“混入”,準確,因為車站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這樣壹位至情至善、愛子如命的父親,當他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裏的時候,作者當然潸然淚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對父親已有了深切的理解,這回的分別就感到特別的憐惜、悵惘、依戀,以“我的眼淚又來了”結束這壹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處可見壹斑。少年,即現在說的“青年”。

父親外出謀生,東奔西走,結果家中光景還是“壹日不如壹日”,“老境卻如此頹唐!”據作者在《笑的歷史》壹文中說:當時家裏負債累累,“連利錢也不能夠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來討利錢、討本錢了”。由此可以看到當時在中外反動派壓榨下的小有產者雖屢經掙紮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這幾句照應開頭,父子倆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有靈犀壹點通。特別是父親,不僅惦記著兒子,而且還惦記著孫子。

讀到這裏,我們才了解父親百般愛“我”的全部用意。近兩年來父親之愛“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會給他無情的壓力和磨難,也是壹個極重要的因素。父親在貧窮拮據之中,回顧自己壹生的坎坷歷程,原來尚能“獨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隨著時間的流逝,竟“壹日不如壹日”以至破產了,這是壹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裏?光明在哪裏?飽嘗人生痛苦與目睹世態炎涼的父親,只得靠兒孫們出人頭地,寄殷切希望於未來了。

兒子第三次落淚,是傷心之淚。

以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的父親的“背影”結篇,與文章開頭回環呼應,進壹步突出父親的“背影”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達了作者對年邁的父親無限思念的感情,寫得淒切動人。

收束全文,余音如縷,情長綿綿。

很平淡,甚至過於拙樸,但細細品味,卻感到質樸中含著真情,其中蘊含著壹股感人的力量。朱德熙先生說朱自清的散文,“於平淡中見神奇”,我們從《背影》的描寫中可以得見。

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實際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藝術的本質特點。現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這是不錯的。但對《背影》卻不能如此分析。在壹九四七年,當《文藝知識》的編者向朱自清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回答說:

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裏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敘的那壹回,想起來跟在眼前壹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似乎說不到意境上去。(《文藝知識》連叢,第壹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