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肝水簡介

古籍中的肝水簡介

註解肝水為病證名。五臟水腫病之壹。《三因極壹病證方論》所列十水之壹。《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多因水氣淩肝,肝失疏泄所致。《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列為十水之壹。關於十水十水為古代對水腫病的分類。歷代說法不壹:1.《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水有十名,壹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黃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風水,八曰石水,九曰裏水,十曰氣水。”2.《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黃水、白水、黑水、懸水、風水、石水、暴水、氣水也。”3.《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腎水、膽水、大腸水、膀胱水、胃水、小腸水為十水。”關於水腫水腫(edema)為病名。出《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又稱水氣。古代稱水、水氣,水病、水脹。是以肌膚浮腫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患者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嚴重者還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腫壹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壹種表現,主要病變在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膀胱氣化不利,發生水腫。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陽水、陰水兩類。感受外邪而發,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屬實證,為陽水;內虛者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為劇,病位在脾腎,多為虛證,為陰水。水腫的治療方法有發汗、利尿、攻逐、健脾、溫腎、降濁、化瘀等。如經壹般常法治療不應,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參合應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諸法,或單用,或合用,均視病情需要而選擇。針灸治療本證有壹定效果,在改善癥狀、增強體質、減少反復發作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中醫內科的水腫可見於現代醫學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腎病性(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腫、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疾患。詳見水腫條。

詳見百科詞條:肝水 [ 最後修訂於2016/10/24 21:32:52 ***794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