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亦稱高脂血癥,易得且普遍。壹般來說,人們已把高脂血癥看作為肥胖癥的同義詞。
就當前國人生活水平及健康狀況來看,高血脂癥可謂壹種必然而慢性的自毀癥。這個“自毀”雖不是意誌所選擇,但也為意識所“選取”,因為肥胖人者都知道,高血脂(肥胖癥)對身體是極為不利的,但卻又順然而然地不加管控的以致其“毀壞”,構成為危害生命的嚴重後果。
脂肪、蛋白質與糖類(碳水化合物),是維系人體基本需求的三大營養素。而它們在體內的運行方式,主要借助於生理的動能(活動能量)熱能(體溫)等,形成為“補進”與“代出”的平衡式。即是說體內的脂肪、蛋白質與糖類等營養少了不行,而多了也不行。
就生理而言,脂肪、糖類及蛋白質多了,就會積於體內,以待之後的消耗之用。如果沒被即時消耗掉,就會“濃”於血脈與阻礙行血,妨礙細胞的生演與代謝。
高血脂影響血液循環
高血脂首先影響的是血液循環。人體是壹個全息系統,當新鮮的血液(我們叫它“全養血”:營養學+氧合血=全養血)因行血淤滯、送不到各細胞組織裏的時候,大腦就會敦促心臟快速泵血,使心律加快和心力增大,其血脈“中段”的顯現狀況就是血壓增高。且心律加快和心力增大,久而久之,心臟也就必然乏力、疲憊以致血脂壅塞或“自救”增大。如此看來,高血脂帶來的第壹損傷是心臟。
第二損傷是血脈
當血管中的血脂濃度、黏度高了,行血就會有阻力,而受阻最嚴重的還是毛細血管。
毛細血管細之又細,盡管再細,也是需要血液“流通”的,只是這個血液的最佳“流通”方式,得靠動能(運動)熱能(好的體溫)來輔助完成。如果動能(運動)熱能(好的體溫)少了低了,就會導致毛細血管閉塞淤阻。肌體是這樣,臟器也少不了“壅塞不通”之幹系。所構成的肌體淤積叫“瘀結”,而形成的臟器“壅塞”成疾病。
肌體“瘀結”要打碎,臟器疾病要治療。而且是,肌體瘀結壹旦形成,就會逐漸片布全身,大面積的造成毛細血管的血脈滯緩,實際也就阻礙了血液循環,使血壓增高和血質下降,可謂“三高”疾患的始作俑者。所以從保健養生“治未病”角度看,肌體瘀結是須要“砭摩之法”“打碎”的,其“打碎”的方法在我《修道養壽與上工無極》(中醫古籍出版社)中有詳盡介紹。
疾病原理的重要壹環,就是前期的“瘀積”之血未能及時置換成“全養血”時,“淤血”就被細胞組織繼續納吐,血質就在繼續下降。靜脈曲張的狀況就是如此,以致曲張部分色素變深,實際呈現為下肢血液未能收回心臟而獲氧置換,少氧的血液必然變深,不流的或長期未換的血液必然發黑。
當細胞組織長期吸收著這樣的低質血,即血液在未正常循環的帶來新的養料供給細胞組織時,細胞所吸收的自然就是帶有較多肌酐、尿酸“垃圾”之類的血液,如此下去,血液中的肌酐、尿酸以及膽固醇就會更高。在如此低劣血液供給的條件下,細胞組織能正常生演嗎?所體現的當然就是“亞健康”以及炎癥和疾病。
換個角度看,所謂疾病,其實就是細胞非正常生演的混亂狀態,以及我們尚可忍耐的瘡癤、皮膚感染、濕疹、真菌和難以對付的牛皮癬等,抑或癌癥、白血病等疾患,都可以歸納為血質下降和行血淤滯,或說血未置換與減少置換,從而缺少了細胞生演之“生態條件”的變異狀況所形成。
依據上述理論,我們但凡可以找到演生瘡癤等皮膚病的主要渠道了。而且這壹論點,尚可以從運動員其積極代出肌酐、脂腺和尿酸等物之後的生理特征和“幹凈”皮膚上得到證實。
高血脂對血脈最易造成損傷的部位是腦脈。腦脈中的神經元,可以說毛細血管是最細的。血脂高了,血的濃度必然也高,神經元裏的毛細血管是最細的,濃度高的血液其串行起來必然困難,所以說患高血脂的人,往往會因大腦的行血不通以導致頭悶頭暈。我曾說過:“頭暈是缺血,頭痛是堵塞”。高血脂的血粘稠常常會使大腦缺血而頭暈,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在頭部保溫不夠時,高脂血人群患頭悶、頭暈的就為數更多了。
篇幅有限,詳情請登錄
原創新醫學4:高血脂危機與準調理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