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漢服

什麽是漢服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

又稱衣冠、衣裳、漢裝。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中國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壹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裏的冠服體系。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余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

起源形成。

壹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