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論李世民家訓的思想內容李世民玄武門之變

論李世民家訓的思想內容李世民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帝範》不僅是唐代最有影響、最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家訓,也是中國帝王家訓集大成之作。《帝範》對了解唐代的帝王家訓有著重要的意義。  壹、李世民家訓的主要思想  李世民非常重視對皇子與諸王的訓誡,針對不同的對象,訓誡內容也有所不同。李世民《誡吳王恪書》是對其子吳王恪的教誨,要求他加強自我修養,盡為子、為臣之忠心,即“勉思橋梓之道,善侔間、平之德,以義制事,以禮制心”。既對他嚴格要求,又流露出為父的壹腔深情。李世民《戒皇屬》告誡諸弟要約束自己,珍惜民力,處理政務時要慎用刑罰、虛心納諫。《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是唐太宗李世民對太子和諸王的教導,勸戒皇家子弟積善行德。

李世民最看重對太子李治的培養,在他去世前壹年,作《帝範》壹書,教導李治。全書***四卷、十二篇,另有《前序》與《後序》。《前序》講明自己撰寫《帝範》之目的是“聚其要言,以為近誡”。李世民為李治長期生活在宮中“未辨君臣之禮節,不知稼穡之艱難”而深感憂慮,以至廢寢忘食,為此撰寫《帝範》,以加強家教。正文從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十二個方面,對帝王如何修身治國的綱領問題,作了全面的訓誡,希望李治成為守業之主:《帝範》卷壹《君體篇》對君主的個人修養提出明確的規定,文中反復闡明君主要有博大的胸襟,能夠兼容並蓄,這些是壹國之君的大體;《帝範》卷壹《求賢篇》教誨太子認識求賢用賢對創業治平、安邦定國的重要性;《帝範》卷二《納諫篇》教育李治自古以來,賢明的君主都很重視納諫,給臣下以進諫的機會,不管進諫者是誰,辯才、文章如何,只要其言論有益即可;《帝範》卷三《崇儉篇》認為歷代的明君賢相和有識之士,崇尚節儉,力誡奢侈,以之治國則國治,以之齊家則家齊;《帝範》卷四《務農篇》,唐太宗在篇中除了強調農業是富家、富國的根本外,還強調作為壹國之君,必須以身作則,就會“人不言而化矣”;《帝範》卷四《崇文篇》教誨皇子皇孫及臣下們認識到文治的功能與作用,並強調致用的意義等。《後序》再次強調自己撰寫《帝範》的目的,總結自己治國得失,要李治引以為戒。

李世民《戒佑手詔》、李治《誡滕王元嬰書》、李旦《戒諸王皇親敕》等都是針對諸王出現的過失進行訓誡。李佑因為發動叛亂被貶為庶民,李世民《戒佑手詔》對他嚴厲訓斥,如:“吾常誡汝勿近小人,正為此也,汝素乖誠德,重惑邪言,自延伊禍,以取覆滅。痛哉,何愚之甚也!”李治《誡滕王元嬰書》是針對有滕王觸犯典章、家人奴仆侮弄官人等事予以告誡。李旦《戒諸王皇親敕》對諸王的政績十分不滿,因為他們擔任官職不盡心盡責,處理事物陷於偏私,荒廢時間,放縱自己,睿宗告誡他們應立即改正錯誤,不要執迷不悟。

綜上所述,《帝範》作為第壹部系統化、理論化的帝王家訓著作,內容豐富而且系統完整,堪稱帝王家訓集大成之作。

二、李世民對前代帝王家訓的繼承與發展

在唐以前,中國的帝王家訓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歷程,從周公家訓到劉邦《手敕太子文》、再到劉備《遺詔敕後主》和南朝諸帝訓誡太子宗室的文章。這些帝王家訓雖然零散而瑣碎,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與系統的理論,但是卻給唐代帝王家訓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借鑒的資源。

李世民對周公家訓的借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直接引用其原話,有具體內容的吸收轉化,也有整體思想觀念上的繼承與發展。

在《誡吳王恪書》中,李世民要求吳王恪“勉思橋梓之道”,“橋梓之道”即周公提倡的父子之道,既有父子之愛,又有君臣之義,長幼之別。李世民繼承並發展了周公的“橋梓之道”,常常是以父親與君主的雙重身份訓誡諸子。如《誡吳王恪書》中李世民所言“外為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戒佑手詔》中對李佑的訓斥:“棄父逃君,人神所***怒。往是吾子,今為國仇”等等,皆是著眼於父子與君臣的雙重關系而論。

李世民還善於提煉周公家訓的具體內容。如周公《誡伯禽》雲:“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險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這些內容在李世民《帝範》卷三《崇儉篇》則提煉為:“富貴廣大,守之以約;睿智聰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驕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李世民的帝王家訓在整體思想觀念上也深受周公家訓影響,如勤政無逸、戒驕戒奢、禮賢下士、擇官授職等觀念在《帝範》中都得到更為詳細地闡釋,並且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有所拓展;比如《君體篇》在重視君主個人品德修養的同時,又強調了君主的威嚴;《求賢篇》與周公家訓中禮賢下士的思想觀念壹脈相承。

雖然李世民沒有明確指出自己對兩漢、魏晉南北朝等諸多帝王家訓的借鑒,其實《帝範》中許多篇章如《建親篇》、《納諫篇》、《去讒篇》、《誡盈篇》、《崇儉篇》、《賞罰篇》等都是對這些帝王家訓內容的歸納、總結。

三、李世民家訓的重要特征

如上面所述,李世民的家訓文章為唐代現存帝王家訓文章的主體,通過具體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唐代帝王家訓的壹些重要特征。

1.訓誡內容全面具體,《帝範》完整而系統

李世民非常重視對皇子、諸王的訓誡,尤其重視對太子李治的教導,所以他撰寫了壹系列家訓文章。內容全面具體,尤其是《帝範》壹書對李治進行全面地教導,具有前所未有的完整性、系統性,如務農、閱武、崇文等內容在前代帝王家訓中很少有人專門論述。

《帝範》能夠成為帝王家訓集大成之作,是歷史淵源、獨特宮廷背景與個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歷史淵源。在唐以前中國的帝王家訓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歷程,為李世民撰寫《帝範》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文本資料。唐以前歷代帝王治理國家成敗得失尤其是隋亡的教訓為李世民撰寫《帝範》提供了許多可供借鑒的直接經驗,正如李世民在《帝範·前序》中所說:“自軒昊已降,迄於周隋,以經天緯地之君,篡業承基之主,興亡治亂,其道煥焉。所以披鏡前蹤,博覽史籍,聚其要言,以為近誡雲耳。”

其次,獨特宮廷背景。殘酷的宮廷鬥爭也促使李世民特別重視皇子尤其是太子的培養問題。他壹生經歷了數次非常殘酷的宮廷鬥爭。李世民在“玄武門政變”中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迫使其父李淵讓位。李世民在位期間,諸子之間為爭權奪利,屢造事端,尤其是爭奪皇位的鬥爭愈演愈烈,對當時的朝政造成惡劣影響。李世民親身經歷的宮廷事變與諸子的矛盾鬥爭都促使他撰寫《帝範》,對太子李治詳細傳授治國經驗,事無巨細皆諄諄告誡,以確保他成為守業之君,使李唐王朝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