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論詩絕句賞析

論詩絕句賞析

論詩絕句三十首(選二)

 金元好問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年華。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①。

 第十五首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②前。

 世間東抹西塗手,枉著書生待魯連③。

 1. 鄭箋:東漢鄭玄《鄭氏箋註》,此處泛指對古籍的箋註。

 2. 飯山:出自《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3. 魯連:指魯仲連。戰國齊人,有計謀但不肯做官,常周遊各國排難解紛。後被視為奇偉高蹈﹑不慕榮利的代表人物。

 1、請根據詩意推斷,第十二首評論的詩人是 ,第十五首評論的詩人是 。(2分)

 2、這兩首詩運用多種手法表達了元好問對兩位詩人的評價,請妳結合詩句分別談談。(5分)

 參考答案

 1、李商隱,李白

 2、第十二首元好問引用《錦瑟》中的.詩句,表明李商隱詩詞義隱晦,聚訟紛紜,多種箋解,似都難以服眾。表達了對李商隱詩歌含情深邈的向往,同時也對難以索解表示了遺憾和諷刺性的批評。(手法1分,內容1分)

 第十五首元好問以 “總為從前作詩苦”而“憔悴”的杜甫來反襯李白筆底銀河,奔流直下,壹氣呵成的奔放豪邁。另壹方面,以魯仲連正襯,暗指李白不僅文才卓異,而且也如魯仲連壹樣,關心國事、奇偉高蹈、不慕榮利。(手法2分,內容1分)

 賞析

 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承繼了杜甫「別裁偽體親風雅』的詩學觀點,以彰顯「正體』為經,以評論歷代詩人為緯,交織成篇。全詩涉及的時代自汶開始,歷經魏、晉、劉宋、北魏、齊、梁、唐、宋八個朝代,涉論之作家,始於曹植,終於南宋陳師道(後山蔔正面討論其詩者二十五人,分別是曹植、劉楨、張華、阮籍、劉琨、陶潛、謝靈運、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盧同、孟郊、李商隱、溫庭筠、歐陽修、梅聖俞、蘇軾、黃庭堅、秦觀、陳師道(無己、後山附論其詩者壹人,是王安石。附論其論詩意見者壹人,是元稹。借其文以論其詩者兩人,是潘嶽、陸機。借其言論以論詩者二人,分別是元結、陸龜蒙。借其所論之詩句以論詩者兩人,分別是王敦、斛律金。借其人品以論詩者壹人,是華歆。總***涉及三十四人。全詩對這批作家采取分論、合論、或互見之體例來論述。而且針對他們在詩歌發展史上的份量高低而有輕重祥略之別〈註十八雖然元好問在行文之間並未嚴格遵守時時代之秩序,整體看來,還是殼整表現了古代詩歌發展覽輪廓。以下即逐苜試為析釋:

 望帝舂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笑。(之十二)

 按前半兩句謂:望帝的春心,托附在杜鵑鳥的悲鳴中;佳人的錦瑟,激起對逝去年華的悵惘。後半兩句謂:晚唐詩人李商隱詩旨的難以明了,大體與此相類。而詩家總是喜愛西昆之美好,唯獨遺憾的是無人像鄭玄笑註《毛詩》般,壹壹闡述他的義旨。技所謂[西昆』,眾說紛雲。

 宋?劉放《中山詩話》雲:「祥符天禧中,楊大年、錢文僖、曼元獻、劉子儀以文章立朝,為詩皆宗李義山,號西昆體。』宋?釋惠洪《冷齋夜話》雲:[詩到義山,謂之文章壹厄。以其用事辟晦,時號西昆體。』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西昆體,即李商隱體。然兼溫庭筠及本朝楊劉諸公而名之也。』本詩似乎沿襲釋惠洪《冷齋夜話》之觀點,視李商隱詩為『西昆體』,然其所論之重心,在李商隱詩「用事深僻』,以致「詩意晦澀』也。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

 世間東抹西凃手,枉著書生待魯連。(之十五)

 按前半兩句謂:李白詩筆灑落,境格曠遠,正如其詩所示:[好比銀河灑落九天。』何嘗作過「飯顆山前』譏誚杜甫之劣詩?後半兩句請:世間還有壹些東抹西凃的論者,批評李白在中原擾擾之際,欲借永王璘之力量以建奇功。這又壹種書生功利之見,誣枉像魯仲連這壹流的高士。本詩評論李白詩境格曠遠。世俗失察,竟以不實之作相誣,書生功利之見相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