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的壹些專用名詞,經過生活的演變,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詞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為兄弟兩肋插刀、殺壹個回馬槍、左右開弓等。然而對於撒手鐧與殺手鐧,卻是傻傻的分不清。在生活中,人們經常聽說過某某是殺手鐧。對於殺手鐧這個詞匯,我們大多數人是耳熟能詳的,可是對於撒手鐧這個詞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此二者,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的解釋可謂是壹針見血,既專業而又令人醍醐灌頂。
鐧作為壹種利鈍兼修的冷兵器,向來是征戰沙場之人首選兵刃。耍鐧耍的最好的便是秦瓊,由此可見鐧在隋唐之前已經非常的成熟,要不然秦瓊也不會有祖傳鐧法的說法。相傳秦瓊與老表羅成幼年彼此學習對方的武藝,雙方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教對方的絕招。換言之,秦瓊沒有教羅成殺手鐧,羅成也沒教秦瓊回馬槍。結果,老表戰場相遇雙雙使出絕招。在筆者看來,這也算是小說家言,算不得真正的歷史依據。
馬未都對殺手鐧做了壹個非常恰當的解釋,他指出鐧在使用的過程中,由於其利鈍兼修的特性,讓它在短兵相接中占了上風。自身帶棱的鐧重量比較大,並且還有利刃,所以既能夠讓對方見血還能給讓對方造成內傷失去戰鬥力。因為鐧的這壹特性,被稱之為“殺手鐧”。按照馬未都的說法,殺手鐧的稱呼與鐧的特性有莫大的關聯,與秦瓊的招數並沒有太大關聯。
至於撒手鐧,古籍上壹般認為是殺手鐧的別稱,二者可以混為壹談。馬未都指出,他也聽說過有這樣的說法,在遇到敵人的時候,把鐧投出去借以殺傷敵人,從此扭轉敗局壹舉定乾坤。這招數就好比喬峰“降龍十八掌”最後壹招“亢龍有悔”,厲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以至於,現在的人們將撒手鐧與殺手鐧混為壹談。實際上,在馬未都看來二者還是有區別的。那麽,“撒手鐧”與“殺手鐧”,究竟有何區別?馬尾的的解釋可謂是壹針見血。
在馬未都看來,殺手鐧是作為對鐧的壹種稱呼,而撒手鐧是人們固有印象裏認可的壹個招數。其實,撒手鐧的說法在馬未都看來是不成立的。馬未都表示,兵器脫手是兵家之大忌。馬未都說的很有道理,在冷兵器短兵相接中,把自己的鐧投向對方,就意味著自個處於險境。鐧的使用通常都是雙鐧,壹把鐧就要失去平衡,沒待對方去打妳,自個就因為失去平和很快的沒了力氣。這在短兵相接中,是非常要命的。
所以,馬未都表示這撒手鐧在道理上沒有殺手鐧站得住腳。在筆者看來,也認可馬未都的這壹說法。馬未都是站在收藏實物的基礎上而進行的理論研究,來為大家解釋撒手鐧與殺手鐧的區別。不得不說,在筆者看來馬未都的解釋實在是壹針見血。馬未都的解釋,更多的是壹家之言,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