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重陽”之名的由來,因古書《易經》中“陽為九”而得名。在《易經》中,“六”定義為陰數,“九”定義為陽數,“極數”表示天的高度是“九倍”。九月初九,日與月均在初九相遇,意為“二九之重”,故稱“重九”,同時兩個陽數合在壹起,故稱“重九”。明代張岱寫《夜航》:“九為陽數,其日與月重合,故稱‘重陽’。

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是“春節”,重陽是“秋節”。重陽山祭祖的傳統習俗延續至今。在香港和澳門,古老的重陽節現在已經演變成壹個多元化的節日。

在重陽節在福建海城縣放風箏被稱為“風Chak”。相傳九月初九是媽祖出竅升天的日子。許多村民前往媽祖廟或梅州港的天後宮和宮廟進行祭祀和祈福。

湖北省五常縣在重陽節釀造葡萄酒。據說這裏釀造的酒是最清澈的,時間久了也不會壞。應城縣的重陽節是許願日,甚至家家戶戶都在這壹天祭拜芳舍天祖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