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壹詞最早來源於我國《孟子·盡心上》
如下:
《孟子·盡心上》出自《孟子》,講述了儒家思想,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該作品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壹。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說:“盡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的方法。”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孟子說:“沒有壹樣不是天命(決定),順從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運;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墻下面。盡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
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孟子說:“廣闊的土地,眾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樂不在這方面;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對此感到快樂,但他的本性不在這方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實現了,也不會因此而有所增加。
即使窘困隱居,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減少,這是由於本分已經確定的緣故。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植根在心中,它們產生的氣色是純正和潤的,顯現在臉上,充滿在體內,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該怎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