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足少陽膽經穴位的針刺方法是什麽?

足少陽膽經穴位的針刺方法是什麽?

(1)適應癥

足少陽膽經(圖8-82)有44個穴位,主要用於治療口苦、眼疾、瘧疾、頭痛、頜痛、眼眥痛、盆腔腫大、腋下腫大、發熱、胸脅疼痛、大腿疼痛、下肢側痛、足側痛等。

圖8-82足少陽膽經穴位

(二)點穴宋公式

足少陽通瞳,四十四分壹路。聽音時下頜緊閉,累攏,顱骨懸空使鬢角彎曲翹起,導致顧浮白點。陰氣盡後,屍骨受神明之邀,哭了,眼睛睜開了。腦搖,風池肩井深腋,須強日月京,脈五軸,連綿不絕。

(3)穴位

1.桐子圩

【方法】取眼外眥、眶骨外側緣凹陷處(圖8-83)。

【適應癥】頭痛;眼睛紅腫疼痛,眼睛渾濁,發紺,口腔疾病。

【針灸】平刺0.3 ~ 0.5寸,或三棱針穿刺放血。

傾聽

【方法】耳屏間切跡前,聽宮直下時,從下頜髁突後緣,張口處取(圖8-83)。

【適應癥】耳鳴耳聾;牙疼,嘴疼。

【針灸】張口刺0.5 ~ 1寸,可用於艾灸。

3.上官

【方法】取耳前,顴弓上緣,下正上方(圖8-83)。

【適應癥】耳鳴耳聾;偏頭痛、口眼斜視、牙痛、開口器。

【針灸】直刺0.5 ~ 1寸,可用於艾灸。

厭惡

【方法】在鬢角處,取頭部尺寸與彎曲鬢角連線的上1/4與下3/4的交點處(圖8-83)。

主治:偏頭痛、頭暈、癲癇;耳鳴,牙痛,口腔疼痛。

【針灸】針灸0.3 ~ 0.5寸,可用於艾灸。

5.顱骨懸吊術

【選擇方法】沿太陽穴弧形連線點於頭尾穴和曲邊穴之間(圖8-83)。

【適應癥】偏頭痛;眼睛紅,腫痛,牙疼。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6.吊李

【選擇】在鬢角的上側,當吊顱點與彎曲的鬢角沿鬢角曲線相連時,選擇該點(圖8-83)。

【適應癥】偏頭痛;眼睛發紅,腫痛,耳鳴。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7.卷曲妳的太陽穴

[方法]放入耳前發際,取交孫穴前1橫指處(圖8-83)。

【適應癥】偏頭痛;牙疼,牙關緊咬,突然壹片漆黑。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8.費率谷

【方法】取耳廓尖端上方,焦太陽穴,發際線1.5寸處(圖8-83)。

【適應癥】偏頭痛、頭暈;孩子手忙腳亂,有驚無險。

【針灸】針灸0.5 ~ 1寸,可用於艾灸。

9.田沖

[方法]取耳廓根部頂端,入發際線2寸,谷後約0.5寸處(圖8-83)。

適應癥:頭痛、牙齦腫痛;癲癇。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0.漂浮的白色

[方法]取耳後乳突後上方,沖穴與頭橋陰穴弧形連線中點處(圖8-83)。

主治:頭痛、耳鳴、耳聾、眼痛;狂暴的氣體。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1.開首陰

[方法]取乳突後上部,當其在伏白穴與萬谷穴連線上時(圖8-83)。

【適應癥】頭痛;耳鳴耳聾。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2.骨折

【方法】從乳突下方凹陷處取(圖8-83)。

主治:頭痛牙痛;瘧疾和癲癇;口腔和頸部強烈疼痛。

【針灸】斜刺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圖8-83

13.本申

【方法】在曲線差旁開1.5寸,在發際線上取(圖8-84)。

主治:頭痛頭暈;癲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4.柏楊

【方法】額頭上,取眉心中點1寸處(圖8-84)。主治:頭痛頭暈;眼睛疼痛,視力模糊,眼瞼運動,面癱。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5.我的頭在流淚

【取法】取柏楊穴,入發際線0.5寸,在頭尾穴和神庭穴之間(圖8-84)。

主治:頭痛、頭暈、流淚、鼻塞;癲癇,小兒驚風。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6.網狀窗口

【選擇】在頭要哭後1寸處服用(圖8-84)【適應癥】頭痛、目赤、腫痛、紫紺、鼻塞;頭痛,癲癇,小兒驚風。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7.嬴政

【方法】取眼窗後1寸,在頭臨氣穴與風池穴連線上(圖8-84)。

主治:頭痛頭暈;唇尖吻,牙疼。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8.承靈

[方法]取嬴政後65438±0.5寸處,在頭頸氣穴與風池穴連線上(圖8-84)。

主治:頭痛頭暈;眼睛痛,鼻塞,鼻出血。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19.大腦空虛

[方法]枕骨隆突上緣在外側時,在頭中線旁開2.25寸,壓平腦胡穴(圖8-84)。

主治:頭痛頭暈;癲癇;強烈的頸部疼痛。

【針灸】針灸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20.風池

【方法】項後與風府穴平齊,取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圖8-84)。

主治:頭痛、頭暈、目赤疼痛、風中流淚、鼻竇炎、鼻衄、耳聾;氣密性、中風、口眼偏斜;瘧疾、發燒、感冒;強烈的頸部疼痛。

【針灸】針尖稍下,向鼻尖傾斜0.8 ~ 1.2寸,或平透風府穴,深部為延髓。針刺角度和深度必須嚴格控制。艾灸可以接受。

圖8-84

21.肩好

【方法】肩部,取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處(圖8-85)。

主治:落枕疼痛、淋巴結核;肩背痛,上肢癱瘓;難產、乳房膿腫和乳房衰竭。

【針灸】直刺0.5 ~ 0.8寸,不深刺,防止氣胸;孕婦不能打針。艾灸可以接受。

圖8-85

22.深腋窩

【方法】側臥,當腋窩在中線,在第四肋間隙時,擡起手臂取之(圖8-86)。

主治:胸滿脅痛;上肢關節痛。

【針刺】斜刺或平刺0.5 ~ 0.8寸。

23.做點什麽吧

【方法】1寸腋前深,第四肋間隙時,舉手取之(圖8-86)。

主治:胸悶、脅痛、哮喘;嘔吐吞酸。

【針刺】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圖8-86

24.日月(母丹穴)

【方法】取乳頭下第七肋間隙時(圖8-87)。

主治:嘔吐、吞酸、呃逆、黃疸;脅痛。

【針刺】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圖8-87

25.荊門(神木穴)

【方法】側臥,側腹上,從十二肋遊離端下側取(圖8-86)。

【適應癥】排尿困難、水腫;腹脹、腹瀉;脅痛,腰痛。

【針灸方法】打孔0.3 ~ 0.5寸,可用於艾灸。

26.帶脈沖

【方法】側臥,直下於十壹肋遊離端,取於臍帶水平(圖8-86)。

主治:腹痛、閉經、月經不調、帶下、疝氣;腰痛。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27.五個支點

[方法]仰臥,取髂前上棘前0.5寸,臍下約3寸(圖8-88)。

主治:腹痛、便秘;疝氣,白帶過多,陰僵。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28.維多利亞路

【方法】在五個支點前0.5寸處取(圖8-88)。

主治:腹痛、便秘;疝氣,白帶過多,陰僵,月經不調。

【針灸】針刺可采用直刺或斜向下針刺1 ~ 1.5寸。

29.聚秀

【選擇】取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高點連線中點(圖8-88)。

【適應癥】疝氣;腰痛,下肢癱瘓。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圖8-88

30.循環跳轉

【方法】大腿側屈取股骨大轉子與骶骨裂孔連線的外1/3和中1/3交界處(圖8-89)。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癱瘓,腰痛,膝踝腫痛,不能側翻。

【針灸】2 ~ 3寸可用於艾灸。

圖8-89

31.石豐

【方法】在大腿外側,腘窩十字上紋7寸,取於大腿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當妳垂手時,中指指尖正對著這個點(圖8-90)。

主治:中風偏癱、下肢癱瘓、麻木;全身發癢,腳氣。

【針灸】1 ~ 2寸可用於艾灸。

32.中國的褻瀆

【方法】取於股外側,橫過腘靜脈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圖8-90)。

主治:下肢癱瘓、麻木、偏癱。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33.膝蓋陽關

【方法】取股骨外側上髁上方凹陷處(圖8-90)。

主治:膝蓋腫痛,腘繩肌痙攣,小腿麻木。

【針灸】直刺0.8 ~ 1寸,可用於艾灸。

圖8-90

34.陽陵泉(合穴;下膽穴;巴會穴的筋會)

[方法]取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圖8-91)。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癱瘓麻木、膝蓋腫痛、腳氣;脅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35.楊嬌(陽萎脈穴)

[方法]在外側踝尖上方7英寸處,從腓骨後緣開始取(圖8-91)。

主治:胸脅脹滿;下肢癱瘓;瘋狂。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36.外圍丘陵(點)

【方法】取外側踝尖上方7寸處,與外交平齊,取腓骨前緣處(圖8-91)。

主治:胸脅脹滿;下肢癱瘓;瘋狂。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37.光明(絡穴)

【方法】取外側踝尖上方5寸,腓骨前部、趾長肌腱和腓骨短肌腱之間(圖8-91)。

【適應癥】眼痛、夜盲癥;乳房脹痛;下肢癱瘓。

【針灸方法】穴位1 ~ 1.5寸,可用於艾灸。

38.楊福

【方法】取外側踝尖上方4寸處作為腓骨前緣(圖8-91)。

適應癥:偏頭痛、眼外角痛、咽喉痛;瘰癧,胸脅脹痛,腋下脹痛;下肢癱瘓。

【針灸】直刺0.8 ~ 1寸,可用於艾灸。

39.懸鐘(八會穴髓會)

【方法】取外側踝尖上方3寸處,腓骨後緣與腓骨長短肌腱之間(圖8-91)。

主治:落枕、胸脅脹痛、咽喉腫痛;便秘和痔瘡;下肢癱瘓和腳氣病。

【針灸】直刺0.8 ~ 1寸,可用於艾灸。

圖8-91

40.徐秋(原始洞穴)

[方法]取外側踝前下緣,當其在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處時(圖8-92)。

主治:胸脅疼痛;下肢癱瘓;瘧疾。

【針灸方法】打孔0.5 ~ 0.8寸,可用於艾灸。

41.接近眼淚的腳(丟分;八脈相交點,引至帶脈)

【方法】在第四跖骨與第五跖骨的關節前方凹陷處,從小指伸肌腱外側取(圖8-92)。

【適應癥】偏頭痛、眼睛紅腫;拉普拉斯算子;乳癰、月經不調、遺尿;瘧疾;肋部腫脹疼痛和腳踝疼痛。

【針灸方法】打孔0.3 ~ 0.5寸,可用於艾灸。

42.第五屆地球會議

[方法]取小指伸肌腱內側緣第四跖骨與第五跖骨之間(圖8-92)。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脅痛、乳癰;腳背疼痛。

【針灸方法】打孔0.3 ~ 0.5寸,可用於艾灸。

43.夏溪(興穴)

【方法】取第四、五趾縫之間,趾蹼頂部(圖8-92)。

主治: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目赤腫痛;脅肋腫痛;發燒;乳房癰

【針灸方法】打孔0.3 ~ 0.5寸,可用於艾灸。

44.足開陰(井穴)

【方法】從第四趾外側,距趾甲角約0.1寸處取(圖8-92)。

主治:目赤腫痛、耳聾咽痛;頭痛失眠;咳嗽、脅痛;月經不調;發燒。

【針灸】淺刺0.1寸,或刺血,可灸。

圖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