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殍是什麽意思

殍是什麽意思

殍,漢字,讀音是piǎo,意思是餓死。

基本釋義:

餓死,餓死的人:餓~遍野。

鄭碼:ARPY,U:6B8D,GBK:E9E8,五筆:GQEB。

筆畫數:11,部首:歹,筆順編號:13 543 443 521 四角號碼:1224。

詳細註解:

名〉。

(形聲。從歹,孚聲。歹(è)。列骨之殘。此部之字多與死、不吉祥等義有關。本義:餓死後無人收的屍體) 同本義。

野有餓殍。——《鹽鐵論》

動〉。

餓死 [starve to death]。如:殍殣(餓死;餓死的人);殍餓(饑餓;餓死的人)。

古籍解釋:

《廣韻》平表切《集韻》《韻會》被表切,?音摽。餓死曰殍。或作?,亦作?。《前漢·食貨誌贊》塗有餓?。與殍同。

又通作莩。《孟子》野有餓莩。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義同。《白居易·坐隅詩》俱化為餓莩。莩作夫字押,是也。《集韻》或從耳作?。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部鄙切,?音痞。義同。壹曰草木枯落也。或作?。 《韻會》按《說文》?音皫,物落也。凡從?者皆當作?。從爪從又,今變為孚,轉寫訛耳。本非孚信之孚,然今經史承訛難遽改,故韻書?兩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