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上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

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上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於教學實踐,對音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在給傳統音樂課堂教學帶來沖擊與變化的同時,也為音樂教師打開了壹條音樂教學改革的新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壹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啟示下,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各教學領域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媒體課件以其畫面豐富、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等特點,廣泛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在音樂課堂裏,其優越性更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到大量運用的同時,也存在著壹些誤區,而這些誤區的存在在客觀上已經開始影響它正確運用的方向,制約其進壹步、深層次的發展。多媒體僅僅是教學活動中工具和手段,教師必須從教學系統的整體出發,不能“畫蛇添足”為了使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我們對待音樂課堂中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就像壹首歌裏唱得那樣“想說愛妳不容易”。要認真研究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課件,讓它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在解決重點問題和對待難點問題的突破中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如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復雜的關系簡單化,難以想象的問題直觀化。在壹次專題活動中,我聽到了關於對多媒體教學的另壹種評價:這是壹次優質課評比。幾乎每壹堂比賽課都用上了多媒體電教手段,這無疑對我們的教學起到了輔助、豐富和深化的作用。但在這些課上,我看到不少老師忙於操作電腦而缺乏了與學生的合作交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課前設置好的壹幅幅畫上、壹個個程序之中,教學的靈活性顯得不夠。這是否走進了誤區?這是否有濫用多媒體的傾向?多媒體雖然可以激發人們的學習熱情、可以用具象來表示抽象,但是多媒體也可能剝奪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從而造成學生更大的依賴。透過這些現像,我就的問題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 根據音樂新課程理念對教師的要求,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掌握是音樂教師的壹項重要基本功。從音樂教師發展的角度來看,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是音樂教師所必需的素質。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壹步發展和完善,隨著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和廣泛地使用,多媒體運用能力必將與學科運用能力相整合,將音樂學習和音樂教學同現代教育技術的結合提升到壹個新的水平。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於音樂審美情境的創設,為師生的音樂情感體驗提供了條件和環境,而且具有很強的人機交互能力,因此有利於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為實現新的音樂學習目標提供了便利工具,為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打開了大門,幫助學生組織、建構和完成多項音樂學習任務,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其應用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單壹的課堂學習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徑發展,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獲取音樂知識,還可以借助於多媒體課件或信息,網絡在計算機室或家中等場所朝進行個別化學習。 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機械性。音樂教育是壹種情感教育,它講究以情動人,因而它需要音樂教師的情緒投入,並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在活動中表露的情感進行具體的分析判斷,並采取相應的措施。這些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勝任的。 二、處理好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 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是教學現代化的壹個標誌,必然在教學領域裏提出很多新的課題。在新的形勢下作為教師必須保持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重塑自我,努力學習現代教學理論,超越技術因素,提高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和水平,進入教學藝術境界。這樣,我們才能跟得上形勢的發展,在教學領域裏繼續發揮能工巧匠主導作用。另壹方面,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也出現了壹種過分誇大多媒體的作用的傾向,甚至認為教學機器可以替代教師的工作。這是壹種十分錯誤的論調。現代化教學媒體,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只要積極主動去學習,人是能夠掌握任何工具的。而教學機器是不可能替代教師的工作的,這是因為: (壹)、現代教學媒體必須依靠教師精心設計,操作,才能發揮它的效能。例如:壹年級的欣賞曲目《玩具兵進行曲》。全曲分為了三個片段,分別描述玩具兵在“遊行”、“玩耍”、“回家”。雖然三個段落的音樂,無論是節奏感的表達還是音樂形象的描繪都很形象、生動。可是,對於壹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讓他們光聽是不可能聽懂的。於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在聽片段音樂的過程中,我分別為這段音樂配上相應內容的vcd畫面,使他們對曲子內容的認識就在聽與看中完成。就這樣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了音樂形象感受了音樂的內涵。在理解了音樂內容的基礎上,再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進壹步表現音樂的內容,就會輕而易舉了。(二)、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人格影響,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劉德昌老師強調:“要適度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師不要忘記自身教學能力的體現,不要完全借助音響;教師教學語言在逐步散色,脫離了與學生交流情感的過程。”國外有位心理學家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到壹個公式:信息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師生對話很有必要,人—機對話代替不了人—人對話。作為情感教育的音樂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五年級第九冊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學生對歌曲旋律也許略知壹二,但對於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於是我將臺灣的地理﹑風土人情及澎湖灣的美麗風光等錄象資料做進了課件,讓學生通過最直觀的畫面了解寶島臺灣的人與景,並且結合教師精心組織的語言導入本課課題。在讓學生欣賞澎湖灣風光的時候,我將《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進行聲情並茂的現場範唱,而不是讓他們聽磁帶裏的範唱。當時,我發現同學們似乎被老師有感情的範唱感染,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基於這是壹首來自臺灣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適時引導學生了解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要熱愛祖國,為祖國大壹統事業祝福!我讓學生也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從現在就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為祖國統壹事業作出貢獻。”……看著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豪情壯語,我也被感動了。最後全體師生***同唱響《我的中國心》結束課堂,課堂頓時被濃濃的愛國情包圍著,每個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靜。三.分辨主體與輔助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只能起輔助教師教學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著名教育家劉德昌老師也曾告之我們:“教師應當把握住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多媒體只作為音樂課堂的輔助工具,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就象壹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當,喧賓奪主,也會沖淡音樂教學本身,甚至影響和降低教學質量。例如盲目地依賴於多媒體技術,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教師上課不停地按鍵邊放邊講,成了壹個“解說員”這不僅以計算機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師和學生的思路,人成了機器的奴隸,而且改變了音樂教學作為人文課程的學科性質,師生間和諧的人性關系被冰冷的人機關系所取代。1、教學中不能為直觀而直觀,為教學媒體而教學媒體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突出音樂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賓奪主。使用多媒體要服從教學實際需要,這樣才有利於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學生學習音樂的感覺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對音樂形象的感知。在教學設計中,創設有利於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環節或方面。課前,給學生創造壹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學習興趣,激發強烈的探究熱情,逐漸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讓學生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音樂不同於文學作品,可以通過語言文學來敘述。它的形象述離模糊,學生難以掌握,教師可以根據兒童形象思維較強的特點,運用計算機把抽象的音樂形象具體化。創造性地把壹些音樂形象制成多媒體課件,多項結合,在課堂中創設壹種具體形象的情境。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歌曲的內容,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和表現音樂的欲望。在欣賞《國歌》時,我配以天安門前升旗儀式和運動健兒奪金牌時的精彩片斷,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他們振興中華的愛國熱情,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多媒體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不僅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音樂形象,而且在不知不覺中誘發了他們對音樂這門學科的興趣。在講壹年級《音的強弱》時運用課件展示各種不同的聲響,有小動物的叫聲、有自然界的聲音、還有小朋友唱歌的聲音,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並且使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這壹難點。(2)、節時省力,化解難點。心裏學研究表明:處於抑制狀態的學生,是不可能很好地進行學習的。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抽象的理論知識教學是音樂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往往教授壹個簡單的讀譜知識,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容易出現理解偏差,不到位,甚至思維阻滯的現象。此時,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使虛幻的音樂形象變得直觀具體。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感性認識,讓他們在對新鮮事物的嘗試中克服畏難心理,增強自信心,使他們處於壹種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願意調動自己的全部力量進行實踐在音符的認識中,我設計了壹個動畫遊戲。把五線譜設計成壹個大樓房。小音符變成壹個個可受的小卡通,讓學生利用鼠標的點擊和拖動來為小音符找家。如果拖放正確小音符便會對學生說謝謝。如果不對,小音符就會滑落原處。學生們被這個遊戲深深吸引了。在遊戲中,孩子們很快掌握了每個音符的位置、音名和唱名。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樂器簡介教學五壹節中,為了讓學生能更快地認識並熟悉四種西洋木管樂器的音色和開頭結構特點時,我通過電腦分別播放每壹種樂器演奏的MIDI音樂片斷,然後利用電腦將每種樂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每種樂器從音色到開頭都有了壹定的感受和認識。這樣,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當中就能自然分辯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從而更進壹步地去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緒。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教學中,我曾經對不同的班級作過這樣的嘗試,聽磁帶錄音的班級註意力集中的學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學效果很好。由此可見,學生對於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動態視頻等多媒體綜合信息更感興趣,能更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欣賞審美、怡情悅心。“美感仿佛可以摸得著”是藝術鑒賞的佳境,音樂欣賞是學生感知,體驗和理解音樂藝術的壹項實踐活動。也是壹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限於兒童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學生的經驗有限,無法獨立地去理解壹部音樂作品。必須依賴於教師的講解和引導。然而,有的教師千篇壹律空口說教,挫折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把視聽結合起來,把美妙的音樂與動的圖像聯系在壹起,輔以兒童化語言的講解,以直觀的視聽效果觸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以生動的情境地引發心靈的古籍和情感的菜鳴,從而達到對音樂作品深層的理解與感悟。並從中得到美的享受。欣賞《四小天鵝舞曲》時,我錄制了CD片《中外舞蹈》中的四小天鵝舞蹈和《世界風光》中的天鵝的片斷。讓學生結合舞蹈和畫面欣賞該曲。孩子們直觀地理解到樂曲美,在音樂欣賞中視聽結合也要因時制宜,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在壹堂公開課上,有位老師給學生欣賞了樂曲組合《可愛的動物》。在欣賞時,每段音樂這個老師都配上了壹種動物的動畫。我覺得這種設計限制了孩子的思維。音樂是壹種模糊的藝術,同樣的壹部作品,每個人對它有著不同的理解,樂曲組合中有壹段的音樂活潑、有跳躍感,同學們就有可能理解成不同的小動物,比如:小松鼠、梅花鹿、兔子……,可老師壹開始就用小白兔的動畫來固定了學生的理解,讓學生沒有了想象的余地。(4)、開闊視野,激發創造。在當今的教育改革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被擺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展他們文化視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音樂以他獨特魅力,成了最好的橋梁,在音樂課上利用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學習形式,營造信息場。多渠道地向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不僅能豐富學習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張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材第壹冊歌曲《火車開了》這壹課裏,我設計的課件,課件中有好幾個火車開動的動畫,有火車從遠到近的,火車從啟動到飛奔的,火車鉆山洞的……,當用鼠標點擊後,動畫的播放是無聲的。我啟發學生:“這個動畫缺少什麽呀?”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聲音“。我便說:”那有哪位小朋友能為它配上聲音呢?“同學們特別興奮,開始互相講座積極地開始腦筋,不壹會兒,學生們就利用節奏速度與力度的變化來表現火車開支時不同情景。這樣孩子們不僅很快的掌握了速度與力度的變化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而且還讓他們有了壹種成就感。這就需要教師預先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確定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目的、方法,來達到輔助教學,獲得實效的最終目的。2、精心準備,做好課前的檢查工作。這無疑也是保障課堂實效的有效舉措之壹。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就應該把怎樣運用教學媒體列入必要的內容,精心計劃,精心準備。在我們的教案中應體現出多媒體使用的程序與方式。在課前應檢查設備有無障礙。所用教學媒體軟件,必須事先看壹遍聽壹遍,以免臨時出問題,分散學生註意力,浪費寶貴的時間。 3、在上課時,做好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工作,把學生註意力集中到必須研究的對象上去。哪些時候應提出問題,哪些問題應引導學生思考,哪些環節應提醒學生註意,都要井然有序。使用多媒體,壹定要選擇最佳時機,以保證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欣賞音樂童話《龜兔賽跑》時,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作者、作品、創作時間,然後介紹單簧管、大管兩種樂器的特點,聽單簧管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烏龜的音樂主題。在分別介紹單簧管和大管時只出現的單壹的畫面,在要求學生進行比較時再同時出示,以免分散學生的註意力。由於學生的好奇心強,註意力常常會轉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情感體驗之中,所以,我在講解的時候都把動畫設置在停止狀態,以便於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四、認清優勢與局限的關系 選擇制作多媒體時要從多種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那些符合教學上實用,內容上正確,形式上美觀,制作上經濟,手法上創新等要求的多媒體,以實現整體優化的目標。 比如,第三冊“音的高低”壹課,學生最容易把聲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來。在教學中,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講解交給了《音樂殿堂》來完成。軟件中有壹個活潑有趣的卡通小精靈,就是他帶領孩子們暢遊音樂的宮殿。打開“知識的宮殿”時,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壹間布置得較為淩亂的卡通房間,小精靈告訴我們:這間屋子裏放的都是與音樂有關的物品。根據上課內容的需要,點擊了放在暖爐上的壹個娃娃,這是娃娃壹邊向上跳,壹邊講解什麽樣的音是高音,並用女聲尖叫聲為例子,既生動又形象:點擊了放在暖爐下的壹個娃娃,他壹邊向下跳,壹邊講解,並以大提琴渾厚的低音效果來示範。學生在學習時有如看動畫片,興致十分高。演示結束後,學生能很快並且準確回答“高音”與“低音”的概念。優秀的媒體教學作品不僅需要優秀的教學設計,更需要優秀的二維動畫片、三維形象美工制作人員,需要高配置的電腦與大型制作軟件。可以這樣說:需要各種非常專業的人士***同參與。由於技術與設備等方面的條件限制,基層學校無法實現大家理想中課件的各種表達形式。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從考察市場上已有的教育軟件著手,認清優勢和局限的關系,將其對學習活動極具價值的部分引入教學活動,各取所長,整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