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結寧嗽膏為方名,同名方藥約有五種。
3.《古今醫鑒》第七卷引用史靜方誌寧止咳膏3.1,其中蘆筍半斤(去心),杏仁四兩(去皮),百部、百合、貝母(去心)、白術,款冬花五兩,紫菀三兩[1]。
3.2按制法將藥搗爛,用20碗流水煎至五碗;濾渣再炒。如果是這樣,妳就取十五碗藥汁,加半斤焦糖和壹斤蜂蜜,然後煮開。將阿膠、茯苓加入膏體【1】。
3.3寧嗽膏用法用量:每次三至五勺【1】。
3.4功能主治:方誌寧湯膏,引自《古今醫鑒》卷七《資方》,主治陰虛咳嗽,火盛咯血[1]。
4《古今醫鑒》卷七寧嗽膏方藥4.1寧嗽膏的別名是神寧嗽膏。
4.2它由半斤蘆筍(去皮)、四盎司杏仁(去皮)、四盎司貝母(去皮)、四盎司百部、四盎司百合、五盎司款冬花、三盎司紫菀和四盎司白術組成。
4.3制備方法:銼平,用20碗流水煎5碗,過濾再煎,如是,得15碗藥汁,加入半斤麥芽糖和1斤蜂蜜,再煎,加入4盎司阿膠和4盎司細白茯苓,混合均勻為糊狀。
4.4功效主治:《古今醫學指南》寧嗽膏七方,斂肺止咳化痰。主治:陰虛咳嗽,火咯血,吐血。
4.5寧嗽膏用法用量:每次35勺。
4.6註:沈寧湯膏(《手氏保元》卷四)。《壽世保元》裏沒有白術。
《壽世保元》卷5.1由麻黃5元、杏仁(去皮尖)5元、桔梗(去蘆)5元、甘草5元、知母5元、貝母5元、款冬花5元、黃芩5元、紫菀5元、黃連1元、香附2。
5.2制備方法為細粉,煉蜜為丸,如芡實。
5.3功能主治:手氏保元八方寧嗽膏用於治療兒童咳嗽。
5.4寧嗽膏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食後白湯化開。
《盛輝六藥方》第46卷出版。名稱見《醫部全集》第245卷。寧嗽膏6.1由紫蘇3兩(微炒)、生姜汁1、白蜜1、鹿角膠3兩(搗碎炒至黃幹)、杏仁3兩(泡湯)。
6.2配制方法:將所有藥物搗碎至熟,將生姜、地黃、蜂蜜混合,用文火調成糊狀,然後收於非天津容器中。
6.3功能主治為盛輝(46卷),其名稱見《衛生部檔案大全》(245卷)。寧嗽膏用於治療慢性咳嗽,煩躁不安,膿血。
6.4寧嗽膏用法用量:每次半勺,溫粥調服,每日34次。
7《簡明醫學》卷四方治寧止咳膏7.1由1兩蘆筍、1兩麥冬、7元小米殼(去髓取衣)、7元陳皮、5元五味子、5元萊菔子、5元貝母、3元冬花、3元百合組成。
7.2制作方法:加入30顆銀杏果(碎),用新砂鍋煎第壹次汁,過濾煎2次汁,再煎3次汁;將亞麻切絲,過濾第三次汁液,在鍋裏煎壹半,加入第二次汁液,然後再煎壹半,煎第壹次汁液;加入8盎司麥芽糖,煮沸至粘稠,倒入瓷碗中,在生水中保持1天。
7.3功能主治四方止咳膏主要用於久咳不愈,服藥後邪已清,但咳嗽不止的患者。
7.4寧嗽膏用法用量:每次半杯,濃湯溫服。
7.5用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