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線條質量
三. 審美素質
四. 構圖能力
另采自網上的觀點
壹、工具:
對中國畫而言,工具指“筆、墨、紙、硯、色、印”等,統稱“文房四寶”。當然,文人、畫工使用的工具遠不止這些。尤其是古代文人把“文房四寶”看的很重要,其中自有道理。我們今天了解“文房四寶”等繪畫工具,壹是了解相關知識,二是更好地使用“工具”,三是養心怡情。同時“文房四寶”又具觀賞性,長期於妳的生活相伴,使生活具有雅致的情調,這對於壹個喜歡國畫的人來說“畫外修養、畫外工夫”非常重要。
二、技法:
技法就是表現力、繪畫能力,這只能從多練中得到。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努力。
1.在各種不同性能的宣紙上,熟練掌握用筆(中鋒、側鋒、逆鋒、散鋒等)、用墨(濃、淡、幹、濕、焦)、用水(恰倒好處、惜水如金)。
2.構圖力求完整(包括題跋、印章),掌握各種角度的折枝畫法。
3. 隨時能夠調動自身能量(精、氣、神),投入在創作中,並長期培養繪畫興致,樂在其中。
三、讀畫:
多讀好畫可以使我們對已知的畫法、畫論做壹個比較客觀的評判與肯定,同時對我們未知的提出新的挑戰。讀畫就是壹種藝術的互動與交流,古人言:“取法乎上”,就是要讀“經典”、讀“好畫”。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能夠流傳下來的名畫就是經典,也最具風格的代表性。
讀畫可以叢以下幾個方面去參考:
1.整體氣韻(即正面的精神面貌)。
2.筆墨色調(用筆用墨的方法及墨與色的關系)。
3.構圖特點(主體與客體的關系、畫面“平衡”的處理)。
4.主題和題跋的壹致性。
5.作者的名字、創作年代或相關信息。
推薦參考書:《中國傳世花鳥畫》***五卷壹套,內蒙古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仿古版。
技法方面的書:《芥子園畫傳》清---王概 等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四、寫生:
寫生就是深入生活、了解自然(對象)之理、之性。理:就是自然之特性及規律。所以有“遠觀其勢、近觀其質”之說。只有對自然(對象)充分的了解並記錄其特征,才能恰當地表達“對象”。同時當我們與自然(對象)接觸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創作的激情,這就是創作的源泉。自然(對象)這時便是我們精神的載體,這就是寫生之理、之性的充分體現,“造化吾師也”(清---石濤語)。
當然我們所提出的基本功,因每人的不同時期的不同成績而要求不同,藝無止境,需要不斷的累積和不斷的嘗試。追求藝術是畫家的精神享受,只有熱愛它,才能持之以恒,只有持之以恒,才可能展示我們思想的火花,記錄美好的人生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