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黃帝故裏的由來

黃帝故裏的由來

新鄭市黃帝故裏景區[1][2]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軒轅路。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熊氏家族的祖居地,所以有熊國的市場。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鄭黃帝拜祖大典”。[4][5][6]

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子產帶領人民登上新鄭的朱茨山祭祀黃帝。【7】漢代在此修建軒轅廟,歷史已毀,修復。明四年(1570)重修隆慶,廟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新鄭縣令徐朝書在廟前豎立“軒轅故裏”碑。後於2002年和2007年兩次擴建,形成新鄭市黃帝故裏景區。

2006年6月,被河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布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6月7日,“新鄭黃帝祭祖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5]

新鄭市黃帝故裏景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祭祖的聖地之壹。壹些當代文化學者和專家提議將黃帝軒轅氏的生日和上巳節定為“中國聖誕節”,號召全體中國人民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紀念人類的始祖黃帝軒轅氏。[8]根據新鄭市“十三五”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0),新鄭市黃帝故裏景區將在“十三五”期間建設成為國家5A級景區。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古代是熊國,是熊氏家族的祖居地。五千年前,軒轅黃帝出生在新鄭北關軒轅山,[10],生長在吉水河畔。黃帝元年即位,與熊同居。他起初被加冕。領導人民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

黃帝雕像

漢代,人們為了紀念黃帝的功德,在軒轅山上修建了軒轅廟,此後壹直修復。

明代,明穆在隆慶居住了四年(1570),在寺廟前修建了軒轅橋。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新鄭縣命許在祠前立“軒轅故裏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修復。《重修大殿》中描述:“古時鄭邑為軒轅家舊市,北有軒轅山遺址,為當年舊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先輩的功德。[11] [12]

90年代後,新鄭市對黃帝故裏進行了多次改擴建,景區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整體布局突出“中華民族之根”的主題。自北向南依次為祭祖區、寺廟區、中華姓氏廣場區,構成“天、地、人”三大板塊。[6]

黃帝的故鄉

2002年4月6日,新鄭石祖山黃帝文化景區被中國僑聯命名為“中國僑聯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

2006年6月,被河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布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7年,被列為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8年6月7日,“新鄭黃帝祭祖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5]2008年,遊客接待中心被命名為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

2010被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2被命名為全國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