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天裏發生沙塵暴的短暫壹幕,只不過是中國北方連綿約30萬平方公裏的黃土高原在二三百萬年中每年都要經歷的天氣過程,所不同的是,後者的風力更強,刮風的時間更長(可以持續幾天),沙塵的來源並不是50米開外的十字路口,而是上百公裏以外的沙漠和戈壁。
就如同上帝在玩壹個匪夷所思的遊戲:他把中國西北部和中亞地區沙漠和戈壁表面的沙塵抓起來往東南方向拋去,任憑沙塵落下的地方漸漸堆積起壹塊高地。這個遊戲從大約240萬年以前就開始了,上帝至今樂此不疲(2002年《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其開始的時間推到了2200萬年前)。
事實上,風就是上帝拋沙的那只手。
在中國西北部和中亞內陸的沙漠和戈壁上,由於氣溫的冷熱劇變,這裏的巖石比別處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為碎屑,地質學家按直徑大小依次把它們分成:礫(大於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於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顆粒,能被帶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進入西風帶,被西風急流向東南方向搬運,直至黃河中下遊壹帶才逐漸飄落下來。 二三百萬年以來,亞洲的這片地區從西北向東南搬運沙土的過程從來沒有停止過,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區正好是黃土高原所在的地區,連五臺山、太行山等華北許多山的頂上都有黃土堆積。當然,中國北部包括黃河在內的幾條大河以及數不清的溝谷對地表的沖刷作用與黃土的堆積作用正好相反,否則的話,黃土高原壹定不會是現在這樣,厚度不超過409.93米。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沈降區,但是這裏是壹個不斷下沈的區域,同時又發育了眾多河流,所以落下來的沙子要麽被河流沖走,要麽就被河流所帶來的泥沙埋葬了。
中國古籍裏有上百處關於“雨土”、“雨黃土”、“雨黃沙”、“雨霾”的記錄,最早的“雨土”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黃霧四塞,沙土從天而降如雨。這裏記錄的其實就是沙塵暴。 雨土的地點主要在黃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這類事情看成是奇異的災變現象,相信這是“天人感應”的壹種征兆。晉代張華編的博物誌中就記有:“夏桀之時,為長夜宮於深谷之中,男女雜處,十旬不出聽政,天乃大風揚沙,壹夕填此空谷。”
沙塵天氣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和強沙塵暴四類。
浮塵:塵土、細沙均勻地浮遊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裏的天氣現象;
揚沙: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公裏至10公裏以內的天氣現象;沙塵暴:強風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裏的天氣現象;
強沙塵暴:大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模糊不清,渾濁不堪,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的天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