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桑樹的栽培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至周代,栽桑養蠶在我國南北廣大地區得到蓬勃發展,養蠶織絲被認為是婦女們都必須參加的副業勞動。
《詩經》中就有許多篇章描寫蠶桑,有的詩還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婦女們采桑養蠶忙碌的勞動情景。
《豳風·七月》寫道:春日載陽,有鳴鸧鹒。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這首詩翻譯過來的大致意思是:春天壹片陽光,黃鶯鳥在歌唱。婦女們提著籮筐,走在小路上,去給蠶兒采摘嫩桑。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桑、蠶、絲、帛”等字形。至周代,采桑養蠶已是常見農活。
春秋戰國時期,桑樹已成片栽植。我國勞動人民對桑樹作了改良,培育了許多產量高,質量好的品種。
戰國銅器上《采桑圖》描繪的桑樹有高矮兩種類型,低矮的桑樹可能就是後人所稱的“地桑”。
關於地桑,古籍說:頭年將桑葚和黍壹起種下去,待桑樹長到和成熟的黍壹樣高時,齊地面割下,第二年桑樹便從根上重新長出新的枝條。這種桑樹不僅便於采摘和管理,而且枝嫩葉肥產量較高。
地桑的出現,也是蠶桑生產發展上的壹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