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是用數字和相應度量單位來表述事物。如,身高176CM,體重69KG,距離76KM,考試得99.5分;
定性是用事物的變化的狀態和程度所相關的語言來表述事物。如,身材較高,體重適中,距離不遠,考試結果很好。
當然兩者是沒有絕對分別的,有時定性可以量化。如身高168CM算達標,體重69KG不算超重,距離300KM以上算長途,考試60分以上算及格.
也就是說事物‘定量’本身不具有確定性。其在‘定量’的模糊概念中推論大致近於事物的‘量’?往往很難接近事物的‘理’。
看看中醫是怎麽定性與定量的?如胃疼,是胃寒,還是胃熱?中醫利用陰陽就可以定性胃疼的寒與熱。
胃疼的定量,確定胃寒後,以中藥為主用幹姜壹類的藥物治療時,幹姜的用量是多少克?就是定量。
西醫只有胃疼的概念,千篇壹律的吃胃疼藥,可是西醫並沒有根據胃疼的性質定出胃疼需要多少吃多少西藥治療?而中醫明確提出疾病的性質,與治療的措施定性,效果有時明顯,而且沒有像西藥那麽多的副作用。
治療疾病中醫壹直沿用這個標準對各種疑難雜癥進行治療,如腸癰,就是現在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西醫可以手術。而中醫直接定性闌尾炎是陽性,再用清熱解毒和排膿的中藥治療,效果非常好。
現在有的人不明白中醫的基礎理論和思想,也不明白中醫的辯證論治的精髓,簡單用什麽定量來衡量中醫,的確是壹種短見。
認識中醫,學習中醫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再加實踐。確定和否定壹個理論的存在,不是說壹聲,打擊壹下,就能夠達到目的的?
定量對中醫來說就是辯證論證,因為疾病是活的,是變化,在壹個階段內確定了壞,疾病又向好處轉化。固定的看待壹個成熟的中醫理論,是得不到任何關於認識的真理。人就永遠不會進步,拖著壹種讓人感覺似乎對事物認識的非常清楚的人,往往都是費錢的認識。
因為人就是模糊的!
誰能先讓妳自己不模糊呢?那妳吃飯數米粒,多壹粒少壹粒都不行!走路尺子量,多壹毫米少壹毫米都不對!早上醒來,多壹秒少壹秒都不可以!……妳做到了,再說中醫的模糊吧!
中醫的模糊,正是為了應對同樣模糊的妳!
生活中,這種模糊隨處可見。
排隊就是模糊的。誰也不是按照尺子,站在壹根線的後面。而是存在隨機修正,大家都以壹個中心為標準,修正自己,結果反而是站成了直線。
看看國慶閱兵式,了解壹下訓練過程,就知道了人是怎麽用主觀能動性修正自己,形成壹種既定的感覺,而達到隊伍的整齊劃壹的。
所以,不是中醫的模糊有什麽問題,而是壹些人不知道自己是模糊的,這才是問題所在!
認同人自身的模糊性,也就會理解中醫以醫學的模糊性來適應人的模糊性。
什麽時候,能夠把人的模糊性消除了,再說中醫的模糊性是問題不遲。
這問題本身就有問題。誰給妳說的中醫定量模糊?哪個老師這麽教妳的?中醫定量不僅不模糊,且精密無間!只是妳懂而已。中醫以天文地理人事即三才之道之客觀規律為依托,以術數為法論而推推而論,大則至太極而無,小則至有而無極,周而復始,循環無端,正如太陽從古至今都是東升西落,以後仍是如此,永恒不變,春夏秋冬,永遠循環,次序及真質永不變易,然不易之中又有變易,看似復雜然又如比簡易,而簡易中又含多少復雜。~此大道至簡,至簡乃大道也!客觀規律如此,又豈是無知淺薄輩可妄想妄議?!不知天道,不明地理,不曉人事,欲入中醫之門,終是無福無緣之人。
妳這個什麽鬼問題,定量這個是指的用藥之類的說法,跟診斷有什麽關系?妳是不是以為是做菜,還會有什麽油少許,鹽少許之類的說法呢?
妳這個問題裏的內容,跟所謂的定量描述有什麽關系?中醫的診斷標準,是癥狀診斷,所以是根據癥狀做出的判斷。到妳這裏就成為了定量,妳拿什麽定量?嘔吐的話,三升才叫嘔吐,嘔吐壹克的不叫嘔吐嗎?
像妳這種假裝學中醫,卻不懂裝懂的,不要問出這種無知的問題。讓人笑話。
中醫是經驗醫學,是靠經驗積累的,這種經驗來源於自然界,自然界本身就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