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竹簡,這種書籍裝幀方式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竹簡,這種書籍裝幀方式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竹簡:根據出土記錄,我們的祖先制作竹簡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306年。

戰國至魏晉時期的文字材料。它是壹根狹長的竹子(帶木屑)切割而成,竹片稱為簡,木屑稱為字母或簡牘,統稱為簡。現在簡牘壹般都叫竹簡。所有的書都是用毛筆和墨水寫的。漢代竹簡的長度為三尺(約67.5cm)寫詔書、法令,二尺四寸(約56cm)抄寫經書,壹尺(約23cm)寫民間書信。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以及敦煌、居延、武威等西北地區都有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了東漢時期的書籍。

補充

竹簡多為竹片,每片寫壹行,壹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織在壹起,稱為“竹簡”。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書寫文字用的木片稱為木簡,多用於書寫短文。

竹簡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廣泛使用。公元4世紀左右,因為紙的廣泛使用,簡牘被紙手稿所取代。

最著名的有:

1.1.953 7月,湖南長沙仰天湖墓出土竹簡42枚。最長22厘米,寬1.2厘米,每封2-10字的篆書,屬戰國。

2.1972《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在山東臨沂銀杏山發現。大約五千塊。

3.197565438+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1100余枚。它屬於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到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

簡牘不僅在古代文化和圖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印刷術也有重要影響,尤其是簡牘的形式,是卷軸裝的前身,在早期雕版印刷中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