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開啟新的研究系列— 《傅青主與陳士鐸醫學思想研究》 ,同時 《每周中醫分享》 系列仍會不定期更新,請大家持續關註!
我想中醫的學習者或多或少會聽過傅青主的大名,知道和讀過 《傅青主女科》 的人估計也不在少數,同時這本書在中醫婦科學中的地位我想也是勿庸多言的。但是提到陳士鐸呢,估計很多聽到這個名字的人都會有壹種陌生的感覺:他是誰?是中醫嗎?而稍有些印象的人可能會知道他的兩本著作 《石室秘錄》 和 《辨證錄》 ,至於讀過的人恐怕就占少數了。
在談兩人的關系之前,先來對比下兩人的著作:我們發現 《傅青主女科》 和陳士鐸 《辨證錄·婦人科》 的內容有99%的相似性,僅個別內容有所出入,同時署名傅青主的其它著作像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小兒科》 和陳士鐸醫書的部分內容也基本壹致。
更關鍵的是陳士鐸的醫書涉及到內、外、婦、兒、五官、理論、診斷、中藥等各個方面,而這些內容又有著完整統壹的理、法、方、藥體系。即粗看之下,似乎傅青主醫書只是陳士鐸醫書的 「摘抄版」 。
看到這裏,我想關於兩者的關系,大家可能會有諸多猜測或者定論了,但是我想提醒的是傅青主、陳士鐸兩人醫學傳承關系是中醫史上最大的謎團之壹,中醫界爭論至今已有100多年,但仍懸而未決,至今沒有定論。
其實我想無論是誰,只是剛看完陳士鐸的醫書序言都有可能直接把書放下,因為寫序言的人都是醫道兩家的頂尖人物如岐伯、張仲景、呂洞賓等人。而且他還說自己這些書是岐伯、張仲景等人傳授給他的,他自己只是記錄下來傳到後世而已。
我想這些任誰看了都會感覺很荒謬吧,想當年羅大倫看到的時候就感覺很氣憤,認為此人極度不靠譜,好幾年再沒有看過陳士鐸的書,今人如是,古人何嘗不如是。另外就是陳士鐸有些方劑的劑量過重,每味藥動輒以現代劑量的兩計,有些方子加起來會超過半斤,大大有違常理,我想這些方子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應該都很少人敢用吧。
兩人的醫書雖然出入不大,但差別之處卻又是涉及臨床治療的緊要之處,如兩人書中同壹方劑劑量會有所差別,其次傅青主醫書中所用藥物多為炮制,這點在陳士鐸書中就很少涉及。
再次自《傅青主女科》問世以來,因冠有傅青主的大名,所載方劑臨床療效高,愈為醫家所重視,即臨床應用基本以傅青主醫書為主,反而有著完整醫學體系的陳士鐸醫書如上述所說緣由而不被醫家所看重,漸漸湮沒在浩瀚的中醫典籍中,所以傅青主諸書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參考價值。
記得初次接觸到陳士鐸、傅青主兩位醫家是在讀羅大倫 《古代的中醫》 的時候,羅博士寫傅青主壹文可謂有史、有情、有義,非常有畫面感的還原了傅青主的壹生,同時對於中醫史上最大謎團之壹的傅青主、陳士鐸兩人醫學傳承之謎也提出了新的觀點,建議大家可以找來讀讀,非常長見識。
如果說羅大倫引起了我對兩人的興趣,那麽有 「中醫界王語嫣」 之稱的譚傑中就是給了我充分的動力去研究傅青主、陳士鐸的醫學思想。
譚傑中在《古典本草藥理學及其於經方之應用舉隅》壹文中對傅青主贊譽有加: 「有壹位時方大家,他創的方劑,有效率幾乎可以與仲景比美。如果仲景可稱為『醫聖』的話,這個人大概可以被叫做『醫仙』了吧。這仙人就是與明朝皇室有著奇異的關聯性,文學醫學兩得美名的傅青主(傅山)」
同時他在中醫教學中也是大篇幅引用和講解兩人的方藥使用,以譚傑中醫學知識之巨,讀書範圍之廣,能有如此評價,我想傅青主、陳士鐸的醫學思想是非常值得挖掘和整理的。
當然最重要的壹點是,傅青主諸書自《傅青主女科》1827年刊行以來至今已經過190余年的臨床驗證,療效非凡。那麽陳士鐸醫書呢?除去和傅青主重復的部分,其余內容是不是也具有相同的醫學價值呢,這點就讓我產生了十足的好奇心。
當然歷代醫家對這部分內容應用和研究很少,所以想壹探究竟只能靠自己了。以上就是本次研究的源起,這次研究的目標是期望整理出傅青主、陳士鐸 「壹派」 理、法、方、藥的完整體系,時間上可能會有兩到三年的跨度,還請各位讀者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