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陶淵明《與魏牧讀山海經》的翻譯...

陶淵明《與魏牧讀山海經》的翻譯...

精衛拿著壹根很小的木頭,想用它來填海。興田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誌始終存在。也是同樣的生物,沒有悲哀,化為異物,沒有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誌品格,美好的時光怎麽可能到來?

原文:

精衛裏裝著細小的木片,用它來填海。

興田揮舞著盾斧,壹場堅決的戰鬥持續著。

同樣,眾生沒有了殘悲,變成了異物也沒有懺悔。

我不在老心,但我的好日子在等著!

出自——晉宋文學家陶淵明?讀山海經。

擴展數據:

1,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藝兮(408)之前大約四年。陶淵明在回歸田園的前期,農事之後以琴書自娛。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山海經》等神話史書,如《穆傳說》等,因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

2.作者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427?[1]?),性格開朗,又名“精傑”,人稱精傑先生,旬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東晉末南宋初偉大的詩人、詞人。歷任江州祭酒、建威軍、鎮軍、彭澤縣令,最後官職為彭澤縣令。他離崗80多天,從此退休下鄉。他是中國第壹位山水田園詩人,被譽為“古今隱逸詩派”,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擅長詩文,他的詩歌多描寫自然風光和田園生活,而這種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歌的主旋律。其中,他的優秀作品表達了他對官場和世俗社會的厭倦,表現了他潔身自好,拒絕低頭討好他人的興趣,但也有鼓吹“人生無常”、“命運快樂”等消極思想。

其藝術特色,既有質樸爽朗,語言樸實自然,又極為精煉,獨具風格。陶淵明是中國第壹位山水田園詩人,他的詩歌重在抒情言誌。抒情、景物描寫、議論緊密結合,情景交融,體現了作者的個性,體現了作者崇高的自我崇拜和對世俗的不隨波逐流。

百度百科-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