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胡玫執導,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剛剛上映。在電影上映之前,“公眾輿論”就已經占據了顯著地位。熱點媒體學者鮑鵬山炮轟孔子話題就是壹例。
其實從漢代董仲舒提倡“獨尊儒術”開始,人們就壹直在做普及孔子的工作,包括編弟子規等等。普及文中的孔子和真正的孔子有些不同,但普及總比罵好。
電影孔子是壹種藝術普及。要判斷它是否流行,首先要了解孔子的真實歷史。
先搞清楚孔子的名字。
年,說“名亦須正”,這是孔子治國的第壹條規矩。我們不妨照著做,先找出孔子的名字。
中國古代的人,既有姓,也有姓。姓是遠祖的姓,而姓相當於支氏族的“小姓”,多取自地名或官名。後來,小姓逐漸取代了大姓。
孔子的姓氏可以追溯到祖先“子”。它的遠祖是商朝皇室的後裔,商朝滅亡後,被立為宋國宗室。孔氏宗族,自孔子的第六個祖先起,就姓孔。孔子的曾祖父逃離內亂,他的家人搬到了魯的衢州市。從此,孔子壹家成了魯人。
孔子的名字是邱,他的法定名稱應該是。
秋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相傳孔子的母親去附近的泥丘山祈福,後懷上了孔子,故名。另壹種說法是,孔子因出生時頭中間凹陷,形似泥丘山而得名丘。
至於我們通常所說的“孔子”,是春秋時期對學識淵博的人的尊稱,如孔子、老子、墨子、莊子等等。
孔子的父親,史書上稱,是魯國的壹個下級武官。他武功高強,非常勇敢。在壹次戰鬥中,他用雙手撐起城門的大門,掩護戰友撤退。
說“秋與顏之女私通而生孔子”,有人據此判定孔子為私生子。但也有人解釋說,是因為周在64歲時娶了壹個20歲的少婦顏氏,兩人年齡相差太大,沒有禮貌,所以被稱為“野”。
孔子是家中的第二個男孩,所以他的名字叫“仲尼”。鐘的意思是“第二”。
1974年,批評家們根據這個“仲尼”給孔子起了壹個蔑稱,叫做“孔老二”。今天45歲以上的人應該對此有印象。
他對自己的草根背景直言不諱。
論語子路年記載的孔子的生年是魯襄公二十二年,今年是他誕辰2561周年。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末期。當時文化多姿多彩,他的家鄉魯是著名的禮儀之邦,對他後來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年輕時,孔子英俊而健壯。據說他身高1.96米,鄰居們親切地稱他為“長仁”。他通曉“六藝”,卻沒有壹個文弱書生的迂腐。
孔子3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家裏陷入貧困。17歲那年,母親顏又去世了。從此,他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努力。
孔子並不否認自己的苦出身。他曾說:“我有點卑鄙,所以我可以用輕蔑的態度做事。”據說他年輕時曾在壹個鄉村樂隊擔任鼓手。當另壹個家庭有葬禮時,他會去幫忙。後來加入大夫季孫當“專員”,後來又擔任“承天”,都
雖然他的生活很艱難,但他雄心勃勃。15歲時,他“立誌學習”。20歲時,他以“博學多才”而聞名於魯。當他的兒子出生時,連魯王都派人來祝賀他,並送給他兩條大鯉魚。孔子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孔鯉”,以示紀念。
鮑鵬山轟炸史記孔子世家有“六宗罪”。其中之壹是,當孔鯉第壹次出現在電影中時,字幕被錯誤地打成了“孔鯉”。這個小錯誤是非常錯誤的。
孔子很努力,果然“三十而立”,開始自學。誰給壹點“束修”,就收誰為徒,連魯國的壹些大夫也來跟他學禮儀。孔子辦學,打破了過去“學在官”的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塾的先河。
機智大膽地處理外交事務。
自魯以來,魯國政權壹直由大夫、叔、叔和控制。因為這三個人都是魯桓公的孫子,所以他們被稱為“三桓”。孔子對三族的越軌行為表示憤慨。後來魯國發生內亂,孔子去了齊國。齊景公非常崇拜孔子,有壹次問他關於政治的問題。孔子說他理解的理想秩序,就是“君君、臣、父、子”;然後他說“政治就是省錢”,表達了他的廉政思想。
可惜齊國的國政也掌握在權貴手中。孔子沒有找到做官的門路,回到魯國,“靜修詩、書、樂,師從弟子。”有各國的學生來學習。
直到魯九年,51歲的孔子才被任命為“杜中宰”。中都,在今山東省汶上縣;“宰”相當於縣長。由於他的傑出成就,第二年他被提升為司空,隨後又被調任為大牧首。
不久,齊魯兩國君主召開“夾谷會議”,孔子擔任魯的助手。在外交活動中,孔子足智多謀,勇敢無畏,粉碎了齊國武力劫持魯公的陰謀,迫使齊國歸還了侵占的溫陽之地。
魯十二年,孔子準備約束“三桓”勢力,提出了“欺三都”的計劃,要推倒“三桓”在自私的城市裏所建的大城市,但最終只推倒了兩座城墻,剩下的壹座因反抗激烈而沒有推倒。
“像壹只迷路的狗”環遊世界
在魯國,孔子覺得自己的政治抱負終究難以施展,於是帶領顏回、魯茲、子貢、尤然等10多名弟子,開始了長達14年的“環遊世界”。是的,孔子已經55歲了。
孔子先去了魏國。起初,他受到衛靈公的禮遇,但後來衛靈公聽信讒言,對孔子產生了懷疑。孔子去晉國避災,途中兩次被困,晉國內亂,不得不返回魏國。在此期間,出於禮儀考慮,他去見了衛靈公的妻子,美麗多情的南子。此事內幕撲朔迷離,至今眾說紛紜。
畢竟,孔子離開,經過曹、宋、鄭到宋。宋朝的司馬桓魁想殺孔子,孔子穿著小衣服去了陳國。這壹年孔子60歲。孔子在陳國住了三年,當吳國進攻時,他不得不帶著他的弟子離開。
據史記孔子世家年的記載,最後,楚昭王來此聘孔子。陳、蔡二人的大夫,怕楚國壹旦重用孔子,對自己的國家不利,就下令勞工圍攻孔子,造成孔子師徒七日禁食。最後,子貢去找楚人,楚人揚言要出兵迎擊孔子,讓師徒得以脫身。楚昭王以隆重的禮儀迎接孔子,卻沒有給其臣子。楚昭王死後不久,孔子以64歲的高齡回到魏國,受到“禮遇”
孔子晚年專註於整理文獻,從事教育事業。相傳弟子3000人,其中聖賢72人。讓孔子難過的是,孔鯉、顏回和魯茲都比他先死了。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享年73歲。
孔子壹生貧窮,壹生快樂。在旅行中,他曾這樣描述自己:“怒而忘食,樂而忘憂,不知幾歲。”在環遊世界的時候,他數次被困,險些喪命,但他並沒有氣餒,依然樂觀,堅持自己的理想。有的鄭國仁說他“累得像只迷路的狗”,他開心地笑了,說:“形狀不是終點。就像壹只走失的狗,可惜!哎!”意思是:外貌是小問題。但我看起來像只流浪狗是真的。是真的!
孔子生於春秋末期,當時奴隸制的政治經濟秩序無法維持。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紛紛登上舞臺,諸侯互相征伐,朝廷相繼篡位。亂世之下,孔子渴望西周之禮,希望建立以仁為中心的社會秩序。
他的政治理想是“以德治國”。他主張以德治國,以禮教治國。以德服人,打破“禮如庶人”的傳統,消除貴族與平民之間不可逾越的界限。
孔子整理了大量的古籍和記載。他編輯了孔子,史記,設置了詩,書,做了禮。此外,孔子弟子根據孔子的言論整理出壹部樂的書,收錄了孔子的思想精華。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們熱情地傳授他的理論,形成了儒家學派。
孔子的政治思想,他的“仁”的倫理觀,他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成為全民族的精神遺產。
孔子的壹生是勤於思考、自強不息的壹生。他被後世奉為“至聖”“萬世楷模”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