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年代有點久的書籍被水打濕了,怎麽還原啊?

年代有點久的書籍被水打濕了,怎麽還原啊?

古籍在眾多藏品中屬於較難保養的壹種,損壞紙質藏品的原因有很多,如紙張本身的酸堿度、水墨顏料及印制方法,此外還有環境和人為因素。對古籍來說,光、溫度、濕度、有害氣體及灰塵都有可能對其造成傷害,而過於頻繁地翻閱古籍也會加速其老化,甚至取放不慎都會造成斷線、掉頁的危險。 光照——光輻射會影響古籍紙張的耐久性,因此在古籍保存中要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古籍受潮時也不要直接放在陽光下晾曬,要在陰涼通風處自然晾幹,減少拍照次數,也不可用靜電復印機復印。需要註意的壹點是,人工光源對紙張也會造成很多破壞,而且瓦數越高的燈泡破壞性越強。  溫度——溫度對古籍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溫度過高,會造成紙張幹燥、脆弱。在溫度不穩定的情況下,紙張收縮與膨脹交替進行,更會加劇紙張的損壞。壹般認為,保存古籍最適宜的溫度在14至18攝氏度之間。  濕度——與溫度類似,過高或過低的濕度都會對古籍保存造成影響,紙張含水率以7%為最理想,此時紙張的強度和韌性都是最好的。濕度過高,高纖維素吸水膨脹,各種黴菌極易生長繁殖。  黴菌——黴菌對古籍的破壞性很大,黴菌活動時紙張的牢固性會迅速下降,特別是壹些真菌以古籍中的糨糊、膠質為營養不斷繁殖,這不但改變了紙張的內在結構,甚至會引起紙張變濕發黏,直至最後完全腐爛。  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氨、氯、臭氧等氣體對於古籍來說都是有害的,古籍吸收了這些物質後會加速纖維素水解,紙張的酸性也會越來越高,機械強度大為降低,當強度為零時,紙張就會碎成粉末。在保存古籍時,要確定周圍沒有汙染源,經常保持清潔衛生,綠色植物也有凈化汙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