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液門簡介

液門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經穴名·液門 4.1 出處 4.2 穴名解 4.3 特異性 4.4 所屬部位 4.5 液門穴的定位 4.6 液門穴的取法 4.7 液門穴穴位解剖 4.7.1 層次解剖 4.7.2 穴區神經、血管 4.8 液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4.9 液門穴主治病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液門穴的配伍 4.12 特效 *** 4.13 文獻摘要 5 經穴別名·液門 5.1 大巨·液門 5.1.1 液門的別名 5.1.2 出處 5.1.3 穴名解 5.1.4 所屬部位 5.1.5 大巨穴的定位 5.1.6 取法 5.1.7 穴位解剖 5.1.7.1 層次解剖 5.1.7.2 穴區神經、血管 5.1.8 大巨穴的功效與作用 5.1.9 主治病癥 5.1.10 配伍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5.1.11.2 灸法 5.1.12 文獻摘要 5.1.13 研究進展 5.2 淵腋·液門 6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液門 1 拼音

yè mén

2 英文參考

Yèmén TE2 [中國針灸學詞典]

Dàjù ST27 [中國針灸學詞典]

Yuānyè GB22 [中國針灸學詞典]

yèmé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E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J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液門:1.經穴名;2.經穴別名。[1]

4 經穴名·液門 穴位 液門 漢語拼音 Yemen 羅馬拼音 Yehmen 美國英譯名 SecretionDoor 各

號 中國 TE2 日本 2 法

國 莫蘭特氏 TR2 富耶氏 德國 3E2 英國 T2 美國 TB2

液門為經穴名(Yèmén TE2)[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針灸甲乙經》作腋門,《備急千金要方》作掖門[2]。屬手少陽三焦經[1]。液門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滎穴,五行屬水[1][3]。液即水液,門即門戶,此穴為本經滎穴,屬水,有通調水道之功,猶如水氣出入之門戶,故名液門[1]。液門穴主要用於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耳鳴,耳聾,耳痛,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齒齦痛及手背紅腫疼痛,目赤,喉痹,手臂痛,呼吸氣短,善驚妄言,眩暈,面赤,淚出,目赤腫痛而澀,牙痛,咽腫,手背紅腫,五指拘攣,寒熱,發熱,咽喉腫痛,指臂攣痛,咽喉炎,耳疾,齒銀炎,角膜白斑,前臂肌痙攣或疼痛,手背痛,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精神疾患等。

4.1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沖……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

4.2 穴名解

液即水液,門即門戶,此穴為本經滎穴,屬水,有通調水道之功,猶如水氣出入之門戶,故名液門[1]。

液,指水液,水之精。《黃帝內經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載:“水谷入於胃……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意指津之濁而不流者;通掖,《說文》:“掖,臂下也。”《淮南子·謬稱》:“王子閭張掖而受刃。”《史記·商君傳》:“幹羊之皮,不如壹狐之掖。”《漢書·高後紀》:“入未央宮掖門。”顏註:“掖門,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天文誌》:“左右掖門,掖門內六星。”門,為出入之處。液門,在《針灸甲乙經》及《千金翼方》中稱“腋門”,在《備急千金要方》中稱“掖門”。《要方·卷八·諸風門》謂:“掖門在掖下攢毛中壹寸,名太陰陽,壹名掖間,灸五十壯,主風。”是又另壹“掖門”。掖同腋。《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腋下三寸。”本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之滎穴,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脈屬三焦,穴為水性,滎者小水,脈氣由此始發,轉入於海,因名液門。穴能主液所生病與腋部諸病也。[4]

4.3 特異性

液門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五輸穴之之滎穴,五行屬水。

4.4 所屬部位

指間[5]

4.5 液門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液門穴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3]。

液門穴位於手背,第四、五指間,指蹼緣上方赤白肉際凹陷中。微握拳取穴[1]。

液門穴位於手背側第四、五指縫間,當指掌關節前方赤白肉際處[2]。

液門穴在手少陽三焦經的位置

液門穴在指間的位置

液門穴在指間的位置

液門穴在指間的位置(肌肉)

液門穴在指間的位置(骨骼)

4.6 液門穴的取法

微握拳,掌心向下,於第四、五指間縫紋端,即赤白肉際處取穴。

液門穴位於手背,第四、五指間,指蹼緣上方赤白肉際凹陷中。微握拳取穴[1]。

微握拳,拳心向下,於第4、5指間縫紋端,當赤白肉際處取穴[6]。

快速取穴:擡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縫間掌指關節前可觸及壹凹陷處即是液門穴[7]。

4.7 液門穴穴位解剖

液門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手背深膜、骨間背側肌。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分布著尺神經手背支。手背皮薄,有毛及皮脂腺,富有彈性。該穴皮膚由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分布。在皮下筋膜內,手背淺靜脈非常豐富,互相吻合成網狀。手的血液回流是以手背靜脈為主。手背的淺淋巴管與淺靜脈伴行,手掌遠側的淺淋巴管網,經指蹼處也匯入手背的淺淋巴管。在手背,伸指肌腱之間有腱束相連,稱腱聯合。伸指時,使其動作協同而相互牽拉,尤以中、環、小指的腱聯合更為明顯。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手背深筋,經伸肌腱第三與四根腱之間的腱聯合,達深層尺神經支配的骨間肌。

4.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第四與第五指近節指骨基底部之間→第四骨間背側肌和第四蚓狀肌[1]。

皮膚→皮下組織[8]。

4.7.2 穴區神經、血管

有指背神經(尺神經分支)和掌背動脈分布[8]。

布有尺神經的手背支和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2]。

4.8 液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液門穴有清熱散風、聰耳明目作用[1]。

液門穴具有清頭目,利三焦,通絡止痛的功效。

液門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之滎穴,“滎主身熱”,“滎輸治外經”,故本穴多用於三焦熱盛等頭面五官病及相關的實熱性疾病[9]。

液門穴有清熱瀉火、安神定誌之功,治咽痛、目清、耳聾、齒痛、寒熱、狂疾,及傷津而致幹燥之癥,均可取之[4]。

液門穴又治臂痛手背腫等癥,均宜瀉法[4]。

有醫者治壹戰汗未出者,其人抖擻 *** ,家人驚懼,夤夜扣門,延請求治。醫壹針甫下合谷,汗立出而戰立止。由此觀之,液門生津則可,若謂其針下生津,或即利合谷而得汗之類也,適逢其欲汗未汗之會耳。三焦為決瀆之官,液門穴為手少陽經之滎穴,功能除煩熱,存津液,通調水道,故為治療液所生病之門戶。[4]

4.9 液門穴主治病證

液門穴主要用於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耳鳴,耳聾,耳痛,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齒齦痛及手背紅腫疼痛,目赤,喉痹,手臂痛,呼吸氣短,善驚妄言,眩暈,面赤,淚出,目赤腫痛而澀,牙痛,咽腫,手背紅腫,五指拘攣,寒熱,發熱,咽喉腫痛,指臂攣痛,咽喉炎,耳疾,齒銀炎,角膜白斑,前臂肌痙攣或疼痛,手背痛,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精神疾患等。

液門穴主要用於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耳鳴、耳聾、耳痛、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齒齦痛及手背紅腫疼痛等[1]。

液門穴主治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瘧疾、手臂痛[8]。

液門穴主治呼吸氣短,善驚妄言;頭痛,眩暈,面赤,淚出,目赤腫痛而澀,耳聾,耳鳴,耳痛,牙痛,咽腫,喉痹;手臂痛,手背紅腫,五指拘攣;瘧疾,寒熱,熱病汗不出[6]。

液門穴主治頭痛,發熱,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指臂攣痛等[2]。

1、頭面部病癥:頭痛、咽喉炎、耳疾、齒銀炎、角膜白斑等。

2、其他病癥:瘧疾、前臂肌痙攣或疼痛,手背痛,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精神疾患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直刺0.3~0.5寸[8][6][2][1],局部有脹痛感[6],可擴散至手背[6];針尖略向上(手腕部),不斷運針,針感可沿著三焦經脈循行向上到肘部[6]。

4.10.2 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2]。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4.11 液門穴的配伍

液門穴配風池、太陽、率谷治偏頭痛[1]。

液門穴配魚際、尺澤治扁桃體炎[1]。

液門穴配中渚治手背紅腫疼痛[1]。

液門配聽宮、聽會,治耳鳴、耳聾[6]。

液門配俠溪、丘墟、光明,治狂疾[6]。

液門配魚際、少商,治咽喉腫痛[6]。

液門配中渚、陽池,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手背痛。

液門配魚際,有清利咽喉的作用,主治喉痹。

液門配外關、聽宮,有清頭目,利三焦的作用,主治耳鳴,頭痛。

4.12 特效 ***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揉液門穴200次左右,可緩解頭痛、目眩、咽喉腫痛、眼睛赤澀、齲齒等病癥[7]。

4.13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瘧,項痛,因忽暴逆,液門主之。風寒熱,液門主之。膽眩寒厥,手臂痛,善驚,妄言,面赤,泣出,液門主之。下齒齲,則上齒痛,液門主之。狂疾,液門主之。

《針灸大成》:主驚悸妄言,咽外腫,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痃瘧寒熱,目赤澀,頭痛,暴得耳聾,齒齦痛。

《備急千金要方》:主手臂痛。

《醫宗金鑒》:主治咽喉紅腫,牙齦痛,手臂紅腫,耳暴聾,不得眠等證。

5 經穴別名·液門

液門為經穴別名[1]。

5.1 大巨·液門

液門即大巨[1]。見《醫心方》。

穴位 大巨 漢語拼音 Daju 羅馬拼音 Tachu 美國英譯名 Super Great 各

號 中國 ST27 日本 27 法

國 莫蘭特氏 E27 富耶氏 E27 德國 M27 英國 S27 美國 St27

大巨為經穴名(Dàjù ST27)[10]。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腋門、液門、掖門。屬足陽明胃經。大為小之對,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處,故名大巨[10]。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遺精,早泄,睪丸炎,陽萎,驚悸不眠,疝氣,腎氣沖心,陽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驚悸不寐,腹直肌痙攣,腸梗阻,膀胱炎,尿瀦留,腹痛,腹瀉,闌尾炎,腸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術針麻常用穴之壹。

5.1.1 液門的別名

液門(《醫心方》),掖門(《外臺秘要》),腋門(《針灸甲乙經》)。

5.1.2 出處

《針灸甲乙經》:大巨,壹名腋門,在長溪下二寸,足陽明脈氣所發。

5.1.3 穴名解

大為小之對,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處,故名大巨[10]。

大,飽滿充實之意。巨,同鉅,富也。大巨者,像腹壁之豐滿光澤,而內容又復鉅富也。本穴適當腹部隆起最高大處,內應小腸及膀胱部位,其所包裹者至為豐富珍貴,有如巨大之倉庫,小腸屬手太陽經,膀胱屬足太陽經,二經俱稱巨陽。古太與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以其功用在兩太陽經也。其主治為小腹脹滿及小便不利,故名為“大巨”。[4]

5.1.4 所屬部位

下腹[11]

5.1.5 大巨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大巨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3][12]。

大巨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仰臥取穴[10]。

大巨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處[13]。壹說“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針灸資生經》)[13]。

大巨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大巨穴的位置

大巨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大巨穴的位置(肌肉)

大巨穴的位置(內臟)

5.1.6 取法

仰臥位,在天樞下2寸,石門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大巨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仰臥取穴[10]。

仰臥位,臍中至恥骨聯合上緣連線的上2/5與下3/5交點,中線旁開2寸處取穴[14]。

5.1.7 穴位解剖

大巨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層)。有第十壹肋間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分布著第十壹肋間神經。皮膚由第10、11、12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分布。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可分為前層和後層。前層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前葉形成,後層由腹內斜肌後葉和腹橫肌腱組成。在臍下4.5厘米處,後層的鞘轉移至前層,以加強鞘的前壁,而該處以下的腹直肌鞘後層缺少,由於腱膜的中斷,下緣形成壹弓狀遊離緣,稱半環線。半環線以下的腹直肌後面,僅為增厚的腹橫筋膜(腹內筋膜的壹部分)。穴位下相對應的器官是大網膜、小腸。

5.1.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0]。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壁[12]。

5.1.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淺動、靜脈分布;深層有肋間神經、動脈和腹壁下動脈分布[12]。

布有第十壹肋間神經;並有第十壹肋間動、靜脈分支通過,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13]。

5.1.8 大巨穴的功效與作用

大巨有調腸胃,固腎氣的作用。

大巨有理氣益腎作用[10]。

大巨有理氣和血作用,主治小腹脹滿及小便不利[4]。

5.1.9 主治病癥

大巨穴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遺精,早泄,睪丸炎,陽萎,驚悸不眠,疝氣,腎氣沖心,陽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驚悸不寐,腹直肌痙攣,腸梗阻,膀胱炎,尿瀦留,腹痛,腹瀉,闌尾炎,腸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術針麻常用穴之壹。

大巨穴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遺精、早泄、驚悸不眠、疝氣[12]。

大巨主治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腹脹滿、腎氣沖心、小便不利、遺精、陽痿、早泄、疝氣、便秘、偏枯、四肢不用、驚悸不寐等[10]。

現代又多用大巨治療腹直肌痙攣、腸梗阻、膀胱炎、尿瀦留等[10]。

大巨主治腹痛,腹瀉,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疝氣,遺精,陽痿,早泄等[13]。

大巨穴主治遺精,早泄,陽痿;小便不利;小腹脹滿,疝氣[14]。

大巨是腹部手術針麻常用穴之壹。

消化系統疾病:闌尾炎,腸炎,腸梗阻,便秘,腹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尿瀦留,膀胱炎,尿道炎,睪丸炎,遺精,陽萎,疝氣;

其它:失眠。

5.1.10 配伍

大巨配天樞、足三裏,治腸梗阻[14]。

大巨配中極、膀胱俞,治膀胱炎、尿瀦留[14]。

大巨配天樞、三陰交,治腹痛[14]。

大巨配關元、急脈,治遺精、早泄[14]。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直刺0.8~1.2寸[12]。

壹般直刺0.5~1.O寸[10]。

直刺1~1.5寸[13],局部酸脹,針感向下放散[14]。

5.1.11.2 灸法

艾炷灸5~7壯,溫灸10~15分鐘[10]。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13]。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5.1.12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偏枯,四肢不用,善驚。

《類經圖翼》:煩渴,驚悸不眠。

《外臺秘要》:主腹滿痛,善煩,?疝,偏枯,四肢不用,善驚。

《針灸大成》: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疝,偏枯,四肢不收,驚悸不眠臥。

《備急千金要方》:主疝偏枯。陰交、氣海、大巨主驚不得臥。

5.1.13 研究進展

大巨穴向下透刺加626電針麻儀,對1549例腹式輸卵管結紮術的鎮痛優良率為98.4%。優點是手術時具有剖腹層次清楚,牽拉反應輕,術中嘔吐少,術後恢復快。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產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5.2 淵腋·液門

液門即淵腋[1]。見《針灸學》(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