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宋會要輯稿的介紹

宋會要輯稿的介紹

《宋會要輯稿》是清嘉慶年間由徐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官修《會要》之文。徐松(1781-1848),字星伯,清代著名地理學家。著有《西域水道記》12卷,《〈漢書·地理誌〉集釋》《〈漢書·西域傳〉補註》《新疆賦》等。清嘉慶中上編《全唐文》,徐松入館任“提調兼總纂官”,借《全唐文》之名,從《大典》中輯出《宋會要》500卷,為保存宋代原始文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宋會要輯稿》全書366卷,分為帝系、後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等17門。內容豐富、卷帙浩大,堪稱宋代史料之淵藪。但是,由於輯錄稿文字錯誤繁多,向來難讀。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劉琳表示,這部書也是中國最難整理的古籍之壹。其抄稿之斷裂、散亂、重復、錯簡比比而然,其文字之訛、脫、衍、倒滿篇皆是。現在,經過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專家歷經數十年點校整理,可供學界予以研究利用。120世紀90年代,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臺灣地區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由川大古籍所負責校點,出了壹部電子版的《宋會要輯稿》點校本。2009年,川大古籍所與上海古籍出版社達成合作協議,由川大古籍所以上述電子版為基礎,進行增訂改造,精校、精點、精加工,以期成為壹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電子版《宋會要輯稿》約有校記近1.5萬條,而校點本《宋會要輯稿》則達到3.3萬余條,對原來的校記也作了很多增刪改寫。